文化的故事-從岩畫藝術到韓國流行音樂 馬丁.普克納 978757530403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譯林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96
商品編號: 978757530403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文化的故事-從岩畫藝術到韓國流行音樂
ISBN:9787575304030
出版社:譯林
著編譯者:馬丁.普克納
頁數:3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2140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幾千年來,人類一直試圖理解並傳遞給後代的不僅僅是「如何」生活,還有「為何」生活——我們存在的意義和目的,比如藝術風格、建築遺存和文學作品背後的含義。這種至關重要的知識傳承需要從根本上整合來自過去和其他文化的見解,在這本書中,作者帶我們穿越世界歷史上的關鍵節點,為我們呈現出跨越上千年的文化圖景。從神秘的納芙蒂蒂失落之城到玄奘穿越西域的求索之路;從龐貝城發現的亞洲女神像到留在月球上的時間膠囊,普克納講述了一個個人類通過創新、失去、重新發現、學習模仿所創造出的故事,涵括古今,扣人心弦。文化不僅是一部歷史著作,還是人類歷史上重要時刻的檔案館,是我們人類對未來的指南。

內容簡介

數千年來,我們一直在尋找並試圖將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傳給後世——不僅僅是「如何」生存的技巧,更是「為何」存在的原因。這些問題的答案,深藏於藝術、建築與文學之中,需要跨越時空,在不同文化間尋找共鳴。 在本書中,我們將穿越文化史上的璀璨時刻,見證人類在拓展生存空間和發現自我時的巨大成就:從古埃及王后的失落之城,到玄奘穿越西域的求索之路;從龐貝古城出土的神秘南亞女神像,到留在月球上的時間膠囊每一個故事都凝聚著文化創新、衝突、遺忘與重生中的智慧結晶,涵括古今,扣人心弦。 馬丁·普克納的這部作品,是記錄文明發展重大時刻的檔案,更是我們人類作為創造性物種留給未來的指南。 這是文化的故事,更是每個人的故事。

作者簡介

黃峪,法國里昂大學跨文化研究博士,跨文化研究與比較文學研究學者;曾任中山大學國際翻譯學院副教授,現任教於嶺南大學翻譯系,兼任嶺南大學黃炳禮音樂與演藝部研究員;「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特邀譯者。在中外學術報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與書評,譯有《紫魂之手:路易絲·杜普蕾詩歌選》《第八位中國商人同消失囈嗄海員》等。

目錄

前言 文化運作的內里乾坤
導言 在肖維洞穴里,公元前35000年
第一章 納芙蒂蒂王后和她的無面之神
第二章 柏拉圖燒掉悲劇,發明歷史
第三章 阿育王給未來發送了一條信息
第四章 龐貝古城裡有一位南亞女神
第五章 佛教朝聖者尋找古代遺迹之旅
第六章 《枕草子》和文化外交的危險
第七章 當巴格達成為智慧宮
第八章 衣索比亞女王歡迎「奪寶奇兵」
第九章 一位基督教神秘主義者與三次歐洲復興
第十章 阿茲特克首都面臨歐洲敵人與崇拜者
第十一章 一個葡萄牙海員寫了一部全球史詩
第十二章 啟蒙運動在聖多明各,在巴黎沙龍
第十三章 喬治·艾略特推廣遠古科學
第十四章 日本巨浪迅速席捲世界
第十五章 奈及利亞獨立運動很有戲
後記 公元2114年還會有圖書館嗎?
致謝
索引
譯後記 公元2062年還會有譯者嗎?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