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幾千年來,人類一直試圖理解並傳遞給後代的不僅僅是「如何」生活,還有「為何」生活——我們存在的意義和目的,比如藝術風格、建築遺存和文學作品背後的含義。這種至關重要的知識傳承需要從根本上整合來自過去和其他文化的見解,在這本書中,作者帶我們穿越世界歷史上的關鍵節點,為我們呈現出跨越上千年的文化圖景。從神秘的納芙蒂蒂失落之城到玄奘穿越西域的求索之路;從龐貝城發現的亞洲女神像到留在月球上的時間膠囊,普克納講述了一個個人類通過創新、失去、重新發現、學習模仿所創造出的故事,涵括古今,扣人心弦。文化不僅是一部歷史著作,還是人類歷史上重要時刻的檔案館,是我們人類對未來的指南。內容簡介
數千年來,我們一直在尋找並試圖將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傳給後世——不僅僅是「如何」生存的技巧,更是「為何」存在的原因。這些問題的答案,深藏於藝術、建築與文學之中,需要跨越時空,在不同文化間尋找共鳴。 在本書中,我們將穿越文化史上的璀璨時刻,見證人類在拓展生存空間和發現自我時的巨大成就:從古埃及王后的失落之城,到玄奘穿越西域的求索之路;從龐貝古城出土的神秘南亞女神像,到留在月球上的時間膠囊每一個故事都凝聚著文化創新、衝突、遺忘與重生中的智慧結晶,涵括古今,扣人心弦。 馬丁·普克納的這部作品,是記錄文明發展重大時刻的檔案,更是我們人類作為創造性物種留給未來的指南。 這是文化的故事,更是每個人的故事。作者簡介
黃峪,法國里昂大學跨文化研究博士,跨文化研究與比較文學研究學者;曾任中山大學國際翻譯學院副教授,現任教於嶺南大學翻譯系,兼任嶺南大學黃炳禮音樂與演藝部研究員;「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特邀譯者。在中外學術報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與書評,譯有《紫魂之手:路易絲·杜普蕾詩歌選》《第八位中國商人同消失囈嗄海員》等。目錄
前言 文化運作的內里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