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遺傳學研究領域首位獨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芭芭拉·麥克林托克的故事,不被主流科學接納30餘年,依然心無旁騖、不屈不撓地做研究,在81歲高齡獲得世界級最高褒獎,這其中曲折,放置到當下,也猶為鼓舞人。 麥克林托克是美國著名植物學家、遺傳免疫學家,1927年在康奈爾大學農學院獲得植物學博士學位后,終生從事玉米細胞遺傳學方面的研究。她的「跳動基因」學說指出:基因可從染色體的一個位置跳躍到另一個位置,甚至從一條染色體跳躍到另一條染色體。這一發現為研究遺傳信息的表達與調控、基因進化與癌變等找到了重要突破口。這種堅持源自其獨立之精神,對自我的堅持,求真務實的研究態度,可謂真正的「獨立女性」。 本書作者伊芙琳·凱勒是在女性主義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界很有影響和權威性的學者,研究領域涉及歷史學、生物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在講述麥克林托克生平故事的同時,也花了一些筆墨介紹和呈現分子生物學這門新興學科,結合麥克林托克所遭受的冷遇,更能理解科學發展歷程的不易,人類前行道路的不易,進而珍惜我們當下的生活。 《從一到無窮大》譯者陽曦傾情獻譯,文筆流暢自然,使得一位可愛的、獨立的女性科學家躍然紙上。內容簡介
《麥克林托克傳:情有獨鍾》是一九八三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芭芭拉·麥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的傳記,講述了這位「鍾情」于科學的女生物學家一生的故事。麥克林托克生於1902年,1927年獲得康奈爾大學農學院植物學博士,她的工作得到了摩爾根和埃默森等科學巨擘的支持。1939年,她當選為美國遺傳學會副主席。1944年,成為美國全國科學院院士。1945年,擔任美國遺傳學會主席。之後,她將自己的研究轉向不被認可的轉座基因研究,運用觀察法來研究玉米細胞遺傳學,遊離于主流科學之外。她的選擇和實驗在整個五六十年代沒有人能夠理解和接受,但麥克林托克仍然「鍾情」於此,奉獻了大半生。她的科學成就在美國遭忽視和冷落達三十年之久,最終在1983年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麥克林托克終身未婚,她的一生是在實驗室里度過的。她「鍾」于遺傳學,「鍾」于科學事業。她把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榮譽,都獻給了她所「鍾情」的自然科學。本書呈現了一個女性生物學家的魅力,非常打動人心。作者簡介
陽曦,科技部「全國優秀科技作品獎」得主,專註科普作品翻譯與科幻文學創作。 在《科幻世界》等雜誌發表多部原創作品,《環球科學》等雜誌長期合作譯者。 已出版譯作《從一到無窮大》《物理世界奇遇記》等。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