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日本學者大庭脩簡牘研究述評
國內外學者研究漢簡情況綜述
中國簡牘的世紀綜述
“簡牘之鄉”與簡牘學
甘肅來新出土三國兩晉簡帛綜述
荒漠汗青簡牘的早期發現與流散
甘肅玉門花海出土的漢武帝遺詔
河西漢晉簡牘及其學術價值
“天田”義源及具度
-簡牘研究的一點初步想法
“西晉建興元年臨澤縣廷決斷孫氏田塢案”簡冊文書經濟
問題考略
居延漢簡中的”秋射”與”署”
居延里程簡所記高平媼圍間線路的考古學補證
漢簡中的大宛和康居
一一絲綢之路與中西交往研究的新資料
從睡虎地秦墓竹簡看秦的土地制度
走馬樓簡牘所見”私學”身份探析
竇融保據河西與東漢朝的關係
從懸泉漢簡看樓蘭(鄯善)同漢朝的關係
“都鄉”考略
一以河西郡縣為例
論東的政策
漢敦煌郡的鄉、裡、南境塞牆和烽燧系統考
漢敦煌郡境內置、騎置、驛等位置考
“經國之樞機’
一一甘肅簡牘與秦漢時期行政體系研究
西北漢簡中的絲綢之路
課程建設需要強化
簡牘學課程建設芻議
甘肅漢簡在建設文化大省中的作用
河西簡牘在漢代書法的歷史地位
敦煌漢簡中的書法文化問題
敦煌漢簡相關問題略說
從敦煌漢簡看早期書形成的主要
後記,
;
在線試讀
日本學者大庭脩簡牘研究述評趙汝清
關西大學教授大庭惰先生,是目前日本在研究中國簡牘方面極有成效、成果豐碩的學者之一。早在1951年他參加了森鹿三先生的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漢簡研究班”。當時,日本全國從事簡牘研究者不過30餘人,大庭惰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他們主要從事的課題是1952年由日本文部省資助的項目:”整理黑城附近出土的漢代文書以及據出土漢代文書綜合研究漢代史”。可以說,幾乎在整個世紀50年代日本學者皆處於艱苦摸索中,因為他們尚未看到過一枚簡牘的圖版照片,更不用說能目睹簡牘實物了。在大多數日本學者的研究尚未與漢代歷史掛起鉤來,只能寫一些啟蒙介紹文章 的情況下,大庭儕先生卻獨秀一枝,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利用勞幹釋文提供的簡牘材料,發表了一系列研究漢代軍事、制度的有分量的論文,成為當時之佼佼者。因此,他亦被簡牘學界譽為”簡學泰斗”。
世紀50年代末期以後,幾種印有漢簡圖版的著作相繼問世。四日本學者的研究人重新釋讀簡文的階段。大庭脩先生又加人以森鹿三先生為首的”圖版輪流解讀會”。他一面根據圖版照片所見木簡寬窄長短、字體大小、筆跡異同、書寫格式等等重釋簡文;一面開展集成簡牘、恢復簡冊的工作,同時利用簡冊提供的史料研究秦漢法制史,突出了他的研究個和特點。綜觀大庭惰先生的研究,我認為有三個特點:1 如其師森鹿三先生的研究風格,於考證、集成和復原簡冊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