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從哲學和動物演化的角度,以章魚為樣本研究與動物意識有關的演化史。 獨特的演化之路:大約6億年前,哺乳動物與頭足綱動物走上不同演化之路,章魚所屬的頭足綱動物是脊椎動物以外唯一演化出大型大腦的生物。章魚沒有骨骼,身體無固定形狀,行為自由度高,擁有高 發達的神經系統,體內有五億多個神經元,與小型哺乳動物相近。 奇妙的身體構造:章魚大部分神經系統不在大腦,而是遍布全身,八條腕上的神經元數量幾乎是腦部神經元的兩倍。每條腕都有自己的感應器和控制器,能感知觸感,處理味覺和嗅覺,即便一條被切除的腕也能進行基本動作。章魚的大腦像是指揮爵士樂樂手的指揮家,它們傾向於即興演奏,只接受部分指令。 高智力的行為表現:章魚十分聰明,書中記載了許多章魚的趣聞軼事,如在夜間攻擊隔壁水族箱獲取食物、向燈泡噴射水柱造成短路、選擇時機悄悄逃跑、故意做出挑釁或迷惑性的行為等。 此外,書中還穿插了作者和潛水同伴拍攝的精彩照片和視頻截圖,展現了頭足綱動物的細節,同時作者也展示了海洋環境變遷的一角歷史,並把這本書題獻給每一個保護海洋的人。內容簡介
跟頭足綱的其他先祖鸚鵡螺、菊石等不同,章魚在演化過程中,擺脫了堅硬的外殼,以換取更大的活動自由;但為了彌補軟體的脆弱,它們又發展出目不暇接的防禦功能從腦、眼、足到神經,章魚成為頭足綱里公認最聰明的動物之一。許多科學家也開始以章魚為實驗,藉此了解動物的智力發展。 本書作者賽·蒙哥馬利是一名自然愛好者,她前往波士頓的一家水族館,在兩年時間內接觸到了水族館前後到來的四隻章魚。她發現這四隻章魚都有著鮮明的個性、不同的喜好,並透過它們的八隻腕足感應周遭的世界。蒙哥馬利在書中介紹了章魚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與人類互動,講述了章魚與人類之間時而有趣、時而感人又深刻的友情故事。作者簡介
賽·蒙哥馬利,美國知名博物學家,自然主義者,暢銷書作家,紀錄片編劇。已出版20多部非虛構類作品,其中《章魚星人》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此外,她還兩次獲得美國科學促進會「優秀科學圖書獎」,擁有3個榮譽學位,以及其他獎項無數。 她曾在蒙古戈壁搜尋雪豹的蹤跡,與水虎魚和電鰻在亞馬孫暢遊,在哥斯大黎加被吸血蝙蝠嚙咬,甚至還在加拿大的曼尼巴的萬蛇窟中,與18000條蛇共處。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專門了拍攝紀錄片,講述蒙哥馬利的工作。 目前,她與丈夫霍華德·曼斯菲爾德、邊境牧羊犬瑟伯以及7隻黑母雞,定居在新罕布希爾州。目錄
第一章 雅典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