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馮萃敏,教授,北京建築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副院長、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為植物製劑消毒原理與安全性能研究。
目錄
目錄
前言
第1 章 水文學和水文地質 1
考試大綱 1
1 1 水文學基本概念 1
1 1 1 河川徑流 1
1 1 2 流域 2
1 1 3 泥沙測算 3
1 2 徑流 6
1 2 1 徑流的形成過程 6
1 2 2 徑流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單位 7
1 2 3 設計年徑流 8
1 2 4 設計枯水流量分析計算 11
1 3 設計洪水 12
1 3 1 由流量資料推求設計洪水 12
1 3 2 由暴雨資料推求設計洪水 15
1 3 3 水文分析計算常用的數理統計方法 18
1 4 地下水儲存 23
1 4 1 地下水儲存概述 23
1 4 2 不同埋藏條件下的地下水 27
1 5 地下水運動 29
1 5 1 地下水運動的基本方程 29
1 5 2 地下水向井的運動 31
1 6 地下水的分佈特徵 33
1 6 1 孔隙水 33
1 6 2 裂隙水 36
1 6 3 岩溶水 37
1 7 地下水資源評價 38
1 7 1 概述 38
1 7 2 地下水資源的組成 39
1 7 3 地下水資源量的計算 40
複習題 43
複習題答案與提示 52
第2 章 水處理微生物學 53
考試大綱 53
2 1 細菌的形態和結構 53
2 1 1 細菌的大小和形態 53
2 1 2 細菌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54
2 1 3 細菌的生長繁殖和命名 55
2 2 細菌的生理特徵 56
2 2 1 細菌的營養類型劃分 56
2 2 2 酶及影響酶活力的因素 57
2 2 3 細菌的呼吸類型及產物 60
2 2 4 影響細菌生長的環境因素 61
2 2 5 細菌的生長和遺傳變異 62
2 3 其他微生物 65
2 3 1 絲狀細菌 65
2 3 2 放線菌 65
2 3 3 真菌 66
2 3 4 藻類 66
2 3 5 原生動物 66
2 3 6 後生動物 67
2 3 7 病毒 67
2 3 8 微生物之間的關係 68
2 4 水的衛生細菌學 69
2 4 1 水中的細菌及分佈 69
2 4 2 水中的病原細菌 69
2 4 3 水的衛生細菌學檢驗原理 69
2 4 4 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控制方法 71
2 4 5 水中的病毒及其檢驗 71
2 5 廢水生物處理中的微生物及水體污染的指示生物 72
2 5 1 廢水中污染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降解與轉化 72
2 5 2 廢水生物處理中的微生物 73
2 5 3 水體污染與自淨的指示生物 75
複習題 76
複習題答案與提示 84
第3 章 水力學 90
考試大綱 90
3 1 水靜力學 90
3 1 1 靜水壓力 90
3 1 2 阿基米德原理 93
3 1 3 潛、 浮物體平衡與穩定 93
3 2 水動力學理論 94
3 2 1 伯努利方程 94
3 2 2 總水頭線 95
3 2 3 測壓管水頭線 96
3 3 水流阻力和水頭損失 96
3 3 1 沿程阻力係數變化 97
3 3 2 局部水頭損失 97
3 3 3 繞流阻力 98
3 4 孔口、 管嘴出流和有壓管路 100
3 4 1 孔口、 管嘴的變水頭出流 100
3 4 2 短管水力計算 100
3 4 3 長管水力計算 101
3 4 4 管網水力計算基礎 102
3 5 明渠均勻流 102
3 5 1 最優斷面和允許流速 103
3 5 2 水力計算 103
3 6 明渠非均勻流 105
3 6 1 臨界水深 105
3 6 2 緩流 105
3 6 3 急流 106
3 6 4 臨界流 106
3 6 5 漸變流微分方程 106
3 7 堰流 107
3 7 1 薄壁堰 107
3 7 2 實用斷面堰 108
3 7 3 寬頂堰 109
3 7 4 小橋孔徑水力計算 110
3 7 5 消力池 110
複習題 111
複習題答案與提示 119
第4 章 水泵及水泵站 123
考試大綱 123
4 1 葉片式水泵 123
4 1 1 離心泵工作原理 123
4 1 2 離心泵的基本方程式 125
4 1 3 性能曲線 127
4 1 4 管道系統特性曲線 128
4 1 5 水箱出流工況點 128
4 1 6 定速運行工況 129
4 1 7 調速運行 131
4 1 8 比轉數 133
4 1 9 並聯運行 135
4 1 10 串聯運行 137
4 1 11 吸水管中壓力變化 137
4 1 12 氣穴和氣蝕 138
4 1 13 氣蝕餘量 138
4 1 14 安裝高度 139
4 1 15 軸流泵及混流泵 139
4 2 給水泵站 141
4 2 1 泵站分類 141
4 2 2 泵站供配電 142
4 2 3 水泵機組佈置 145
4 2 4 吸水管路與壓水管路 148
4 2 5 泵站水錘 151
4 2 6 泵站噪聲 152
4 3 排水泵站 154
4 3 1 排水泵站分類 154
4 3 2 排水泵站的構造特點 155
4 3 3 水泵選擇 157
4 3 4 集水池容積 158
4 3 5 水泵機組佈置 158
4 3 6 雨水泵站 159
4 3 7 合流泵站 162
4 3 8 螺旋泵污水泵站 163
複習題 164
複習題答案與提示 173
第5 章 水分析化學 181
考試大綱 181
5 1 水分析化學過程的質量保證 181
5 1 1 水樣的保存和預處理 181
5 1 2 水分析結果誤差 184
5 1 3 標準溶液 187
5 1 4 有效數字 189
5 2 酸堿理論 190
5 2 1 酸堿平衡 190
5 2 2 酸堿指示劑 192
5 2 3 酸堿滴定 193
5 2 4 水的鹼度與酸度 198
5 3 絡合滴定法 200
5 3 1 絡合平衡 200
5 3 2 絡合滴定 204
5 3 3 提高絡合滴定的選擇性 206
5 3 4 硬度及測定 207
5 4 沉澱滴定法 209
5 4 1 莫爾法 209
5 4 2 莫爾法測定水中氯離子 211
5 5 氧化還原滴定法 211
5 5 1 氧化還原反應原理 211
5 5 2 氧化還原滴定 214
5 5 3 高錳酸鉀法 217
5 5 4 重鉻酸鉀法 219
5 5 5 碘量法 220
5 5 6 總需氧量 223
5 5 7 總有機碳 224
5 6 吸收光譜法 224
5 6 1 吸收光譜法原理 224
5 6 2 目視比色法 228
5 6 3 分光光度法 228
5 7 電化學分析法 229
5 7 1 電位分析法 229
5 7 2 直接電位分析法 230
5 7 3 電位滴定法 233
複習題 235
複習題答案與提示 243
第6 章 工程測量 250
考試大綱 250
6 1 測量誤差基本知識 250
6 1 1 測量誤差分類與特點 250
6 1 2 評定精度 251
6 1 3 觀測值精度評定 252
6 1 4 誤差傳播定律 253
6 2 控制測量 254
6 2 1 平面控制網定位與定向 254
6 2 2 導線測量 256
6 2 3 交會定點 259
6 2 4 高程控制測量 260
6 3 地形圖測繪 261
6 3 1 地形圖基本知識 261
6 3 2 地物平面圖測繪 262
6 3 3 等高線地形圖測繪 264
6 4 地形圖的應用 264
6 4 1 地形圖應用的基本內容 264
6 4 2 建築設計中的地形圖應用 264
6 4 3 城市規劃中的地形圖應用 264
6 5 建築工程測量 265
6 5 1 建築工程控制測量 265
6 5 2 施工放樣測量 265
6 5 3 建築安裝測量 268
6 5 4 建築工程變形觀測 268
複習題 269
複習題答案與提示 273
模擬試題 276
參考答案與提示 281
參考文獻 285
前言/序言
前言
本書是按照《註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和《勘察設計註冊工程師制度總體框架實施規劃》的規定, 以最Z新的全國勘察設計註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水排水專業基礎考試大綱為依據, 組織富有教學和培訓經驗的相關教師編寫的。
本書包括水文學和水文地質、水處理微生物學、水力學、水泵及水泵站、水分析化學和工程測量6 章 內容。考試大綱中要求的職業法規部分未包含在本書中, 讀者可參照相關的法律、規範和標準文件。本書章 次及編寫人員如下:
第1 章 水文學和水文地質 侯立柱、張思聰
第2 章 水處理微生物學曹亞莉
第3 章 水力學王文海
第4 章 水泵及水泵站馮萃敏
第5 章 水分析化學岳冠華
第6 章 工程測量陸 立
本書在2024 年版的基礎上, 參考2005 年以來的歷年考試真題, 按照考試大綱要求對本書內容進行了高度的提煉和歸納, 並針對各知識點精選了複習題, 同時參照歷年考點精心設計了模擬試題, 附有參考答案與提示, 且對易錯易混知識點做了明確標識和重點分析。全書編寫時注重精確、精準與精練, 有利於考生在較短時間內對各知識點迅速梳理、高效複習。
本書可作為註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基礎考試的複習教材, 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給水排水科學與工程以及相關專業教師和學生的參考用書。
感謝北京建築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清華大學師生對本書編寫工作的支持!
感謝龍瑩潔、張豔秋、黃華、李勁草、楊舉、李瑩、陳曉燕、張曉霞、鄧大鵬、姚仁達、錢宏亮、宋春剛、陳雪如、邸文正、尹曉星、劉丹丹、米楠、謝寒、王曉彤、張欣蕊、楊童童、蔡志文、郭棟、梁建雄、金紀玥、葛俊男、吳新楷、安鑫悅、曹豔丹、郭子玉、蔡紫鵬、劉炫圻、慶杉、馮國軍、劉冬雨、王琬、王婷、李芬芬、冉強三、魏瞳、朱娜、徐震、羅嘉鋮、李靖、楊濰琪、餘泓穎、關賽銳等對本書編寫工作提供的幫助。
感謝廣大讀者對本書的長期關注和支持! 感謝熱心讀者對本書修改提出的建議!
由於時間倉促,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難免有疏漏之處, 懇請讀者指正, 有關本書的任何疑問及建議, 歡迎添加微信號17701325402 進行討論, 也可發郵件至編者郵箱: feng-cuimin@ sohu com。
編者
2025 年3 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