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碳排放權限額交易體系建設與風險防控 劉泓汛 978752285108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14
商品編號: 978752285108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碳排放權限額交易體系建設與風險防控
ISBN:9787522851082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劉泓汛
頁數:20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2084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積極承擔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責任,致力於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碳排放權交易體系被廣泛認為是減少排放、控制溫室氣體的市場化、成本有效的工具。自2011年宣布試點以來,中國逐步探索和推進碳市場建設,並於2021年啟動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本書聚焦中國碳排放許可權額交易體系的建設與風險防控,旨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綠色低碳發展需求。在系統梳理國內外碳交易實踐與理論的基礎上,針對中國國情,提出全國碳市場的建設模式與應對策略。通過對碳排放權初始分配效率與公平原則的研究,分析配套措施對市場主體積極性的影響。同時,基於中國經濟、能源和電力運行數據,模擬碳市場的運行狀況,揭示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通過這些分析,提出一系列兼顧經濟發展與碳市場有效運行的策略,為政策制定者和市場參与者提供實踐指導。 期待本書的研究能有助於增強中國碳排放許可權額交易體系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為全球碳中和的推進提供有力的理論和實踐支撐。

作者簡介

劉泓汛,女,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為能源經濟與能源政策。現任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講師,《經濟研究》、Computational Economics等期刊匿名審稿人。2016年于廈門大學經濟學院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獲博士學位;2010年于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統計系獲學士學位。論文發表在國內經濟學頂級期刊《經濟研究》,以及國際SSCI或SCI二區及以上期刊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Journal ofCleaner Production、Energy and Buildings、Buildingand Environment等。

目錄

第1章 概論
1 1 研究背景
1 2 研究內容
第2章 碳排放權交易的理論基礎與作用機制
2 1 碳排放權交易的理論基礎
2 2 碳排放權交易的作用機制
2 3 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和碳稅的對比分析
第3章 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建設進程和研究進展
3 1 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建設進程
3 2 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研究進展
第4章 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初始排放權配額分配
4 1 我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經驗啟示
4 2 全國碳市場初始配額分配方案
第5章 全國碳排放許可權額交易模擬模擬分析
5 1 模型構建
5 2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模擬模擬
5 3 本章小結
第6章 我國碳排放許可權額交易體系效果評價
6 1 方法介紹及數據處理
6 2 碳交易試點地區低碳績效測算結果
6 3 碳交易對各試點地區低碳績效的影響
6 4 結論及政策建議
第7章 全國碳排放許可權額交易市場風險分析
7 1 電力行業實施碳交易政策背景
7 2 國際經驗和已有研究文獻回顧
7 3 研究方法介紹
7 4 數據處理說明
7 5 電力行業碳交易模擬結果
7 6 碳交易價格波動及對電力市場可能造成的風險
7 7 結論及相關啟示
第8章 全國碳排放許可權額交易對電力公司的影響
8 1 碳交易市場對電網的影響
8 2 碳交易市場對電源結構的影響:以浙江省為例
8 3 電力公司的應對策略
第9章 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
9 1 研究結論
9 2 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