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的中心思想是推動生活垃圾過程減量管理,體現避免產生優先、物質流過程資源減量管理和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管理原則。立足國內外研究存在的不足,重新定義物質流過程資源減量管理研究的系統範疇,以及生活垃圾管理體系,提出綠色感知強度指數和垃圾減量行為綠色強度指數等概念,通過研究宏觀管理、基礎設施和微觀主體心理感知、行為之間的關係,揭示物質流過程中管理、基礎設施等因素內化為行為主體的垃圾減量認知、態度和行為的規律性,以及生活垃圾領域存在的管理—認知—行為的缺口,得出生活垃圾減量系統是消費模式、行為模式和經營、管理模式協同聯動的有機整體等結論;從宏觀視角構建戰略、戰術、執行3個層次的資源減量管理分析框架,梳理基於物質流過程的生活垃圾減量管理體系,分析垃圾減量管理的系統缺口,構建了生活垃圾過程減量管理矩陣,並進行了生活垃圾減量綜合效益分析。總之,在對生活垃圾減量管理與相關主體行為的協同性分析前提下,梳理並提出完善管理體系的管理矩陣構成了本書所提出的基於物質流生命周期的生活垃圾減量模式的整體架構。本書對當前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分析把握較準確,為生活垃圾管理研究的進一步深化奠定基礎;另外,本書也著重對當前生活垃圾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體系作了分析研究,對提升生活垃圾管理成效、降低管理成本具有一定意義;本書提出了部分對策建議,可為政府管理者提供有意義的參考;本書也可為大中專院校生態環境管理領域的教學與科研提供參考。作者簡介
崔鐵寧,女,山西芮城人,博士、博士后,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院訪問學者。 現任北京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有14年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經歷,以及15年高等學校教學科研經歷。2004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並獲理學博士學位;2005年調入北京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任教;2005-2007年為「985工程」哲學與社會科學南開大學循環經濟創新基地博士后;2013-2014年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院做訪學。目錄
一、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