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追溯了「樂」之理論在古代中國1500多年中(主要是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11世紀)的不斷演進,通過梳理早期中國思想家對於道德本原的探討和人生意義的尋求,追溯過去的智者(包括孔子、孟子、荀子、莊子、揚雄、陶淵明等)對於人生的問答,闡明何為美好生活以及如何實現這種生活。本書是作者積二十年之功所作,系統梳理和闡釋了中國早期思想家與「樂」相關的理念,對其內涵、意義和情境進行了探究和分析,並將其與西方古典及近代理論相區分,對於跨文化交流和比較具有重要的價值。作者簡介
戴梅可(Michael Nylan),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歷史系教授。長期致力於研究中國早期思想史、中國藝術與考古,為相關領域最知名和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之一。目錄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