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研究 張月昕 978756515667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南京師範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6515667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研究
ISBN:9787565156670
出版社:南京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張月昕
叢書名:中國鄉村倫理研究叢書
頁數:34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207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構建鄉村生態倫理,從道德上明確對待鄉土自然環境的善與惡問題,形成鄉村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道德規範、道德品質與道德責任,既是保護中國鄉村生態環境的需要,也是生態倫理學走向中國鄉土實踐的需要。本書在闡述中國鄉村生態倫理概念、內容、功能和建設目標的基礎上,著重闡述馬克思和恩格斯生態思想、建國后四代領導人生態思想以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研究的理論指導作用,論述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研究可供借鑒的理論資源。結合運用對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七個村莊的調研統計數據,對目前鄉村所面臨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內在張力問題展開深入分析,強調鄉村生態倫理研究應針對鄉村普遍存在的「經濟發展不足」與「經濟發展不當」的困境,關注農民與自然的關係以及農民與農民的經濟社會關係,做到既能揭示保護自然環境的倫理內涵要求,又能滿足經濟社會關係中的幸福與平等要求,實現農民與鄉村自然環境的共生共榮之善。為此,應樹立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的道德規約,即明確農民之於土地的責任,讓農民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做好家鄉這片土地的「好家長」;重塑農民的生態道德規範,構建生產生態倫理、生活生態倫理和消費生態倫理;樹立城鄉生態正義觀,破解城鄉非正義,以促進城市與鄉村共生共榮,實現城鄉之間的生態正義。

目錄

總序
導論
一、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研究何以必要
二、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研究的現實動因
三、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研究的意義
四、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研究的現狀
五、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研究的創新點
第一章 中國鄉村生態倫理建構
第一節 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界定
一、中國鄉村構成要素
二、生態倫理概念
三、中國鄉村生態倫理內涵
四、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的特徵與原則
第二節 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的內容
一、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鄉村生態道德規範
三、鄉村生態倫理的主體倫理
四、鄉村生態倫理的制度建設
五、鄉村生態倫理的文化建設
第三節 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的功能
一、鄉村生態倫理的規範功能
二、鄉村生態倫理的激勵功能
三、鄉村生態道德資本論要
第四節 中國鄉村生態倫理建設目標
一、實現農民善
二、追求鄉村善
三、達成政府善
四、尋求生產善
第二章 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研究的核心理論
第一節 中國古代生態倫理思想
一、儒家生態倫理思想
二、道家生態倫理思想
第二節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
一、人類中心主義思想
二、非人類中心主義思想
第三節 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思想
一、馬克思生態思想
二、恩格斯生態思想
第四節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一、關於生態文明的論述
二、關於生命共同體的論述
三、關於生態經濟的論述
四、關於生態民生的論述
五、關於鄉村綠色發展的論述
第三章 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的困境與突圍
第一節 中國鄉村生態倫理面臨的困境
一、鄉村經濟發展不足
二、鄉村經濟發展不當
第二節 中國鄉村生態倫理困境的倫理分析
一、主要問題的善惡辨析
二、鄉村「人榮而自然不榮」之惡
三、鄉村「自然榮而人不榮」之惡
第三節 中國鄉村生態倫理困境的倫理出路
一、鄉村「人與自然共生共榮」之善
二、鄉村綠水青山是先進生產力
三、生態效益優先引領鄉村經濟發展
第四章 中國鄉村生態倫理規範建設
第一節 看護鄉村土地的道德責任
一、看護鄉村土地的緣由
二、尊重土地
三、看護土地
第二節 鄉村生產生態倫理規範
一、鄉村生產的生態價值取向
二、構建綠色生產方式
三、選擇循環生產模式
第三節 鄉村生活生態倫理規範
一、鄉村生活生態倫理規範內涵
二、尋求寧靜生活
三、建設和諧生活
四、追求美麗生活
第四節 鄉村消費生態倫理規範
一、鄉村消費的善惡之辯
二、鄉村現代消費批判
三、實現鄉村消費生態化
第五節 城鄉生態正義的倫理考量
一、城鄉關係的正義透視
二、城鄉非正義批判
三、城鄉生態正義指向
四、城鄉融合的正義思考
第五章 中國鄉村生態倫理主體建設
第一節 農民是中國鄉村生態倫理的主體
一、誰之鄉村?為誰振興?
二、立法者與守法者的統一
第二節 鄉村生態倫理的主體困境
一、農民逃離鄉村的現象分析
二、農民本體性價值滿足缺失
三、農民社會性價值滿足缺失
第三節 讓農民以成為農民而自豪
一、讓農民以成為社會的主體而自豪
二、讓農民以成為富裕的人而自豪
三、讓農民以自身的優良美德而自豪
第六章 中國鄉村生態倫理制度建設
第一節 制度是道德的保障
一、社會制度對道德的優先性
二、規範性制度是道德實施的後盾
第二節 制度對鄉村生態倫理的擔保
一、生態文明建設對鄉村生態倫理的擔保
二、鄉村振興戰略對鄉村生態倫理的擔保
第三節 中國鄉村生態倫理制度建設內容
一、構建鄉村綠色發展考核體系
二、健全鄉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定
三、推行鄉村農業產業綠色化保障制度
四、實施鄉村生態環境補償機制
第七章 中國鄉村生態倫理文化建設
第一節 文化與道德的關係
一、文化形塑群體道德認同
二、文化涵養社會道德風氣
三、文化影響個體道德修為
第二節 鄉村生態文化與鄉村生態倫理
一、鄉村生態文化釋義
二、鄉村生態倫理根植于鄉村生態文化
三、鄉村生態文化對鄉村生態倫理的促進作用
第三節 鄉村生態倫理文化建設內容
一、樹立正確的農業生態文明理念
二、培養農民的生態情感
三、推動鄉規民約與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有效融合
四、促進鄉村習俗民風生態化轉化
五、構建鄉村生態文明教育體系
結語 中國鄉村生態倫理建設——馬克思主義生態哲學的中國鄉土實踐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