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是寶珀中國區負責人廖信嘉作為奢侈品行業資深實戰派的品牌打造和管理心得。在書中,他對自己在奢侈品牌經營中的經驗教訓進行了全方位的總結,內容涉及團隊建設、渠道建設、產品打造、代言人的選擇等方方面面。正如在可可·香奈兒的個人傳記里,我們看到了香奈兒的個人經歷如何深遠地影響了品牌的產品和審美,在這本書里,我們也看到了廖信嘉作為企業家和品牌主理人,他的個性和理念如何塑造了寶珀的品牌形象。相信這本書可以成為國內奢侈品行業從業者的入門必讀經典,也可以為其他行業的品牌從業者、有志於打造品牌的創業者提供借鑒。內容簡介
如今談到寶珀,大眾對它的認知是「有調性、有內涵的奢侈腕表品牌」「寶珀理想國文學獎」。從有錢富貴圈層到缺錢文學青年,很多人都認識並喜愛這個品牌。 能消費寶珀的人群讚歎它服務的細緻入微、產品的精雕細琢和高品質,自發地讚譽它是「天地良心珀」;尚且無法消費得起寶珀的年輕一代,亦通過「寶珀青年計劃」,從多個領域接觸和認同了這個品牌的價值主張。 讓品牌傳播滲透多個圈層可能不難,真正有難度的是在每個圈層都形成自發性的消費者忠誠度;有難度的是讓處在不同社會地位、不同經濟狀態、不同人生階段的消費者都喜愛同一個品牌;有難度的是一個品牌的經營者,能在二十多年的時間里,無論市場環境的好與壞,都用自己的堅定、耐心與野心,讓一個海外品牌在本土市場精準地傳達出價值主張,在銷售和品牌兩個維度都交出傲人的答卷。寶珀做到了,而本書作者廖信嘉就是這一切的幕後推手,寶珀在中國內地市場從0到n的締造者。 作為有著近3個世紀歷史積淀的品牌,寶珀在2000年年初進入中國內地的時候,由於品牌在中國內地的認知度不高,推廣預算有限,打開中國內地市場的過程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廖信嘉作為「寶珀中國區的1號員工」,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與其他品牌一同參加活動,座位總是被安排在不起眼的位置;與經銷商們打交道,名字總是不被記住,需求優先順序也總是被排在最後,開家新店真的很難,得到的回復經常是「以後再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機會」。 寶珀在中國內地就是從這般諸多挑戰中起步的。從初期攻破經銷商渠道、下門店到一線觀察並親自培訓店員;到逐漸有起色之後,搭建直營渠道、敢於拒絕不符合品牌定位的店鋪選址、用細緻入微的標準重新定義什麼才是奢侈品線下服務、謹慎選擇品牌大使實現品牌在各個圈層的消費者認同、堅持內容營銷上的長期主義;再到近年來,創下「1秒售罄」的線上銷售神話,在品牌推廣上多次成為業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作者所言,他25年的人生與寶珀在中國內地的發展融為一體。在時間中修行與成長的,不僅是這位寶珀中國區副總裁,也是寶珀這個品牌。 本書是寶珀在中國內地市場25年的一次回眸,更是廖信嘉作為國內奢侈品行業的實戰派,首次分享品牌打造經驗和管理心得。在書中,他以自己如何一步步打造寶珀在中國內地市場知名度的真實經歷現身說法,內容涵蓋了品牌策略、內容營銷、用戶忠誠度培養、渠道建設、門店選址與經營、團隊管理等關於品牌經營的方方面面。從開局的艱難到今天的成績,這些經驗,相信可以給奢侈品行業的從業者,給有志於打造頂級品牌的各行業人士帶來啟發。作者簡介
廖信嘉(Jack Liao),斯沃琪集團中國管理委員會成員、中國高端品牌委員會主席,寶珀中國區副總裁 在奢侈品行業深耕多年的實戰派領導者,在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發展早期便已入局,至今已有25年的行業沉澱。自2001年加入寶珀以來,從「寶珀中國區的1號員工」做起,憑藉卓越的銷售業績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於2006年被提拔為寶珀中國區品牌經理,開始全面負責寶珀在中國內地的品牌運營工作。十年磨一劍,於2015年被提拔為斯沃琪集團中國高端品牌委員會主席,成為集團歷史上首位獲此殊榮的寶珀員工。2019年,被正式任命為斯沃琪集團中國管理委員會成員,承擔集團業務至今。 在他的帶領下,寶珀在中國內地市場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他策劃並實施了一系列堪稱業內里程碑事件的品牌活動:「第一隻被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當代腕表」成就了瑞士鍾錶與中華文化結合的高光時刻;寶珀理想國文學獎已是跨界合作的典範,在文學圈廣受讚譽;100隻單價近8萬元的限量款寶珀腕表開售1秒便售罄的「秒罄」事件,創造了當時電商平台奢侈品腕表在1秒內的最高銷售額紀錄,成為腕表營銷史上的經典案例。 其職業生涯榮譽等身,包括鍾錶行業「最佳營業金齒輪獎」中國內地唯一當選者、胡潤百富20周年行業領軍傑出人物、《商業周刊》新商業公民獎,帶領中國區團隊奪得「寶珀全球最佳團隊獎」等。目錄
第一部分 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