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保羅·謝爾德(Paul Sheard),美籍澳大利亞著名經濟學家,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高級研究員,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議程委員會成員,國際貨幣體系全球議程理事會成員。曾任標準普爾全球執行副總裁、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雷曼兄弟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曾任教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大阪大學、斯坦福大學;曾任日本銀行外國訪問學者。 作者關注世界經濟、貨幣政策,發表了大量專欄文章、時評文章,參与了諸多講座與會談、播客節目、媒體採訪,並長期在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組織並參与學術研討。憑藉幾十年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在學術界和金融市場、理論和實踐、主流經濟學和現代貨幣理論之間架起了橋樑。
目錄 第一章 政府與銀行如何創造貨幣
度量貨幣
銀行創造貨幣
預算赤字創造存款
中央銀行創造貨幣
錢能生錢
兩個貨幣龍頭
第二章 政府債務從來不需要償還
「政府就像是一個家庭」的謬誤
債券的目的
我們並不貧窮的後代
發揮國民核算等式的作用
政府債務從來不需要償還
稅收的目的
國外持有債券會發生什麼情況
債務與GDP之比這一指標存在的問題
第三章 為什麼設置2%的通脹目標
定義通貨膨脹
為什麼設置2%的通脹目標
中央銀行如何控制通脹
通脹目標
調控短期利率
從博弈論角度看待貨幣政策制定
教科書中模型的誤導性
第四章 量化寬鬆是無奈之舉嗎
量化寬鬆:央行在利率彈藥用盡時的無奈之舉
量化寬鬆如何發揮作用
量化寬鬆作為政府整體的債務再融資操作
量化寬鬆和不平等
第五章 貨幣創造財富和不平等
幸運女神
市場本質上是不平等的
股票市場的財富來自未來滿意的客戶
贏者通吃
高管薪酬
華爾街的商人和交易商
對富人徵稅的限度
幫助窮人
金錢就是力量
第六章 貨幣如何產生破壞性力量
金融危機表現各異
流動性錯配
流動性與償付能力
存款保險
中央銀行作為最後借款人
《聯邦儲備法》第13條第3款賦予美聯儲最後貸款人的權力
風險和道德風險
貨幣和資產價格泡沫
第七章 歐盟的「房子」建了一半
歐盟的「房子」建了一半
歐元的邏輯
把貨幣主權和財政主權分開是愚蠢的
為什麼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獨具特色
未完待續
第八章 美元如何成為世界貨幣
貨幣並沒有真的跨境流動
不可能三角
外匯干預和儲備貨幣
報價與商品價格確定
「循環」的石油美元
美元為何如此囂張
美聯儲:世界的中央銀行
第九章 加密貨幣有未來嗎
加密基礎知識
加密帶來的挑戰
評估加密貨幣的作用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結語
附錄
術語表
致謝
註釋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