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 廖可斌 978710024492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259
商品編號: 978710024492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
ISBN:9787100244923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廖可斌
頁數:64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982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明代的文學創作、文學批評都受到復古運動的深刻影響。明末清初以降,質疑或否定復古運動的意見佔據主流。而近四十年來,重新評估復古運動的聲音得以上揚。本書對明代文學復古運動進行系統考察,立足於歷史與邏輯,廓清其歷史發展、思想內涵、群體關係、文學成就及功過影響。同時,作者針對諸多頗有爭議的文學焦點問題加以解析,將明代文學思潮史的研究引向深入。本版增補相關論文五篇,意在呈現該論題的最新研究成果。

目錄

序 錢伯城
引言
第一章 明代文學復古運動誕生的宏觀歷史背景:古典審美理想和古典詩歌審美特徵的發展變遷
一、古典審美理想和古典詩歌審美特徵的形成及其要素
二、從「比興說」到「情景說」——先秦至六朝古典審美理想和古典詩歌審美特徵的發展
三、「意境說」——古典審美理想的實現與盛唐詩歌的審美特徵
四、理性化與俗化——古典審美理想的解體與中唐至南宋時期古典詩歌的分化和衰落
五、嚴羽等人的吶喊
六、南宋末至明前期古典詩歌的繼續分化和衰落
第二章 復古運動的濫觴——茶陵派
一、茶陵派的形成
二、茶陵派的詩歌理論
三、茶陵派與復古派
第三章 復古運動第一次高潮興起的歷史條件及發展過程
一、復古運動第一次高潮興起的歷史條件
二、第一階段:在茶陵派卵翼下
三、第二階段:反劉瑾鬥爭及與茶陵派脫鉤
四、第三階段:作家群落
五、餘波:六朝初唐派與中唐派
六、歸宿:棄文入道
第四章 前七子的文學理論
一、強調詩歌的情感特徵
二、重格調
三、提倡學古
第五章 復古運動第一次高潮的詩文創作
一、李夢陽
二、何景明
三、徐禎卿
四、康海、王九思
五、王廷相
六、邊貢、顧璘
七、鄭善夫
八、楊慎
九、薛蕙、高叔嗣
第六章 復古運動第二次高潮興起的歷史條件及發展過程
一、復古運動第二次高潮興起的歷史條件
二、第一個十五年
三、第二個十五年
四、第三個十五年
第七章 后七子的文學理論
一、古典詩歌審美特徵論
二、古典詩歌體裁論
三、古典詩歌發展史論
四、古典詩歌創作論:意與法
五、關於王世貞的「晚年定論」問題
第八章 復古運動第二次高潮的詩文創作
一、李攀龍
二、謝榛
三、宗臣
四、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
五、王世貞、王世懋
六、汪道昆
第九章 復古運動第三次高潮興起的歷史條件及發展過程
一、復古運動第三次高潮興起的歷史條件
二、復社
三、幾社
第十章 復古運動第三次高潮的文學理論
一、繼承前後七子,重倡復古主義
二、重雅正
三、重情采和體裁法度
第十一章 復古運動第三次高潮的詩文創作
一、張溥
二、陳子龍
三、夏完淳
四、徐孚遠、張煌言
結語
一、復古派與明代社會
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
三、復古派與古典審美理想和古典詩歌審美特徵的發展變遷
附錄一 唐宋派與陽明心學
附錄二 論徐渭詩歌的非古典特徵——兼論「古代文學」不等於「古典文學」
附錄三 湯顯祖的文體史觀與文體選擇
附錄四 萬曆為文學盛世說
附錄五 明代文學與清代文學的關係——以詩學為中心的考察
主要引用參考書目
廖可斌著述編年
後記
重版後記
三版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