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周頤全集 (全8冊) 況周頤 978702019141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文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470
商品編號: 978702019141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況周頤全集 (全8冊)
ISBN:9787020191413
出版社:人民文學
著編譯者:況周頤
頁數:8冊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980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首次全面整理晚清詞人、學者況周頤著作的整理本

內容簡介
況周頤(1859-1926),與王鵬運、朱孝臧、鄭文焯合稱”清季四大家”,是清末民初著名學者,著述繁富,尤其精於詞學理論的闡發,其詞學理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目前出版的況氏著作不過數種,編輯整理和校訂出版況氏的全部著作,有助於促進學術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其文獻價值和學術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本書全面輯錄今存況周頤所撰各類著作,包括專集、報刊連載而後人未彙編者,凡73種,包括詞集編(收錄詞集14種,附集外詞輯錄)、詩文編(收錄詩文集3種,附集外詩輯錄、集外文輯錄)、詞學編(詞話、詞學研究著作22種)、詞選編(3種)、詞評編(10種)、筆記編(18種)、附錄資料編。
本書是首次全部彙集校點況周頤作品的古籍整理成果。

作者簡介
鄧子勉,文學博士,江蘇第二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和元明清文學,著有《宋人行第考錄》、《宋金元詞籍文獻研究》、《詞籍文獻通考》等,整理有《樵歌校注》、《宋金元詞話全編》、《明詞話全編》等。

目錄

總目次
前言
凡例
詞集編十五種
第一生修梅花館詞九種
新鶯詞一卷
玉梅詞一卷
錦錢詞一卷
蕙風詞一卷
蔆景詞一卷
二雲詞一卷
餐櫻詞一卷
菊 詞一卷
存悔詞一卷
玉楳後詞一卷
秀道人修梅清課一卷
蕙風詞二卷(與《第一生修梅花館詞》之《蕙風詞》異)
存悔詞一卷(與《第一生修梅花館詞》之《存悔詞》異)
和珠玉詞一卷
集外詞輯錄一卷
前 言
前言
況周頤(一八五九—一九二六),原名周儀,因避清宣統帝溥儀諱,改名周頤,字夔笙(一作夔生、揆孫、葵孫),號秀道人、玉梅詞人、阮盦、蕙風詞隱等,臨桂(今廣西桂林)人。同治八年(一八六九)補博士弟子員,光緒五年(一八七九)成舉人,十五年任內閣中書。此後曾在湖北入張之洞幕府,在南京入端方幕府,其間又主講揚州安定書院,掌教武昌白巖書院和常州龍城書院。宣統二年至三年九月在大通(今安徽銅陵縣)皖岸榷運局工作。民國初移居上海,窮困潦倒,開設書肆,鬻文謀生,曾爲劉承幹嘉業堂校書編書。民國十五年七月十八日病逝於上海寓所,享年六十八,葬於浙江湖州道場山。
況周頤歷經清朝四代,入民國後,爲遺老。一生致力於詞的創作,尤其精於詞論。與王鵬運、朱孝臧、鄭文焯合稱清季四大詞家。況周頤著述頗豐,除詞學著作外,他還撰寫了大量的筆記,在報刊上連載。一九三一年三月二十八日《申報》”短訊”雲:”故詞宗況蕙風先生遺箸、詩文、筆記、集外詞數十卷,請朱彊邨、馮君木兩先生閱定,卽行付梓。筆記十餘種,先用鉛字印行,陸續出版,《天春樓漫筆》、《玉棲述雅》二種,先行付梓雲。”就今存本而言,除詞集、詞話著作被刻印外,筆記多是連載於報刊中,但與所言”十餘種”比照,還是非常有限的。此外,況周頤還善繪事,郭則澐《清詞玉屑》卷十二雲:”況夔笙少習繪事,太夫人以妨治經爲戒,乃棄去不復爲。晚歲偶爾遣興,絕不示人。其門人蒙庵、巨來各得所繪梅花一幅,蒙庵以其畫無款,乞古微侍郎補題詞,侍郎卒,畫不可復覓。”按:一九二七年三月三日《申報》微笑《玫瑰之家》雲:”四壁還掛了許多名人饋贈的書畫,吳昌碩的字、況蕙風的畫,當然是我們所聞名的。”況周頤哲嗣況維琦、維璟善書畫篆刻,當與此有關聯。
況周頤一生致力於詞學,在詞的創作、詞學理論等方面,多有建樹與突破。其詞學思想與觀念是通過詞話的編撰、詞學史的梳理、詞集的整理與詞人的硏究、詞選的編纂、詞作的評批等,得以體現與傳播,在當時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推動了詞學硏究的深入與展開。本書盡可能地全面彙集況周頤今存作品,包括詞集編、詩文編、詞學編、詞選編、詞評編、筆記編,後另附資料編。各類中所收著作大體依創作時間或刊刻年代編排,此就相關話題略作說明如下:
一 詞作的結集
況周頤的詞有多次的結集,彼此之間出入頗多,卽使是書名相同者,也存在著這種現象。收入本編時,出入不多的則作爲校本,如《薇省同聲集》本《新鶯詞》之於《第一生修梅花館詞》本《新鶯詞》、《蕙風琴趣》之於惜陰堂刊本《蕙風詞》,出入多的則並存,有助於考察作者前後詞之創作的演化。

在線試讀
存悔詞一卷
《存悔詞》一卷,所收與《第一生修梅花館詞》之《存悔詞》不盡同。此書多次刊印,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均藏有清光緒丁亥(一八八七)刊本。上圖藏本有牌記,題曰”丁亥仲秋鐫於香海棠館”,爲南圖藏本所無。南圖又藏有光緒壬寅(一九〇二)刊本,所收與丁亥本同,半頁行數字數亦同,只是版框、字號略小些。又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有《養清書屋存悔詞》,收詞五十六首,其中五十首見於丁亥刊本。此以丁亥本爲底本,校以壬寅本和《養清書屋存悔詞》本。《養清書屋存悔詞》中爲丁亥本所不載的六首補在末後,以”補遺”標之。
其中十二首已見錄於《第一生修梅花館詞》之《存悔詞》中,此僅存目,不再重錄詞的正文。
存悔詞
序 悔道人
吾生二十以外,便非妙齡。明鏡笑人,黯然今昔,況復養花天氣,薄煖輕寒,殢酒情懷,纔醒又睡。一春魚鳥,不信浮沈,兩字鴛鴦,也拚惆悵。尋芳倦矣,和影憐誰?不得已,以恨遣情,以悔分恨,悔而存之,仍無不悔之一時也。央花比瘦,懺甚紅愁;著柳傷離,依然綠怨。至若銅琶鐵撥,尤多當哭之音;玉引甎拋,強索無憀之作〔一〕。旣無庸悔,更不足存。冬郎風格,不能例以《香籢》;秋士蕭疏,不過好爲妮語雲爾。
己卯花朝,悔道人識於明月梅花共一窗下。
【校記】
〔一〕無憀:《養清書屋存悔詞》作”無聊”。
存悔詞題辭
金縷曲 襄陵外史穗笙
聽雨愁孤館。忽飛來,瓊瑤十幅,琳瑯璀璨。七寶樓臺鴛鴦錦,吐出天葩奇絢。知綺語、才人不免。北斗迴環銀漢迥,廣寒深、不及蓬瀛淺。應寫向,碧城遠。年來冷著繁華眼。幾多時、西簾抱日,南雲催箭。京洛風塵江湖酒,何止桃紅千遍?悵零落、藥罏詩卷。青鏡天涯憔悴損,更那堪,子夜清歌喚。思往事,爲君怨。
此恨知難已。想蒼蒼,安排哀怨,銷磨明慧。鐵聚六州都成錯,何物人間堪悔。況瑣屑、雕蟲小技。至竟幹卿緣底事,問笙寒、鷄塞風吹水。參轉語,且休矣。送君正攬長安轡。儘前途、煙花三月,江山千里。倒峽詞源波瀾闊,併入江郎筆底。好濯淨、春波紈綺。燕趙悲歌關塞格,助張華,添得風雲氣。新句好,更須寄。
存悔詞
念奴嬌
秋風容易,凝眸處、做弄一天蕭瑟。和月和鐙,人料峭、隔箇窗兒不得。倦笛思量,閒枰惆悵,何事長相憶?且歌《金縷》,有花堪摘須摘。近復消減情懷,幾回傷往事,徒傷何益。醉臉不羞,明鏡笑、寒重眉尖無力。司馬青衫,揚州紅袖,一例甘岑寂。玉人何處,人間天上今夕。
風流子
疏簾一夜月,梅花發、春意弄輕柔。對銀蠟寸灰,思量無據,玉蟾千里,瀟灑生愁。碧雲悄、鸞箾芳恨撚〔一〕,鳳紙倦痕揉。和影瘦生,自看憔悴,醉時無賴,扶也應羞。天涯拚惆悵,棋枰又酒盞,那不清幽。爭柰可憐宵色,是處凝眸。獨空尋意惘,籠鐙嫩約,隔紗泥語,花外紅樓。生怕此時還憶,情事從頭。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