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法國現代批評大師》是歐文·白璧德重要的批評作品之一,涵蓋了作者對聖伯夫等11位法國19世紀重要的文學批評家的詳細評述。正如作者自己指出的那樣,研究這些重要的批評家最能引導我們觸摸19世紀的思想內核。白璧德用他凝練的寫作向讀者展示了19世紀法國思想運動的脈絡,更重要的是,他有理有據地將這些批評家活生生地帶到讀者面前,例如,他的詳細分析使一些批評家逐步擺脫了「浪漫主義」這一唯一標籤,他讓我們看到了浪漫主義包裹下的實證主義和自然主義是如何體現在聖伯夫式的人文主義之中的。他試圖讓人們了解這些批評家身上的複雜性,從而進一步認識到在19世紀大行其道的浪漫主義思潮如何同其它思潮結合變異,以及這些思潮是如何影響文學創作、社會風氣和政治運動的。白璧德在《法國現代批評大師》中的嘗試不僅為文學批評研究提供了模範樣本,更為思想史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和巧妙的入思路徑。本書雖然是作者在哈佛大學教授法國文學課程的重要成果,但他在書中的分析和見解仍延續了他一貫以來對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問題,即柏拉圖所謂「一」和「多」問題的思考。通過此書,我們不但能夠深入了解百余年前美國新人文主義領頭人是如何嘗試解決「一」和「多」這個困擾西方思想史兩千余年的難題,或許還能從他的解決方案中提煉出應對當下自身困境的有益建議。作者簡介
歐文·白璧德(Irving Babbitt,1865-1933年),美國文學批評家,新人文主義美學創始人之一,反對浪漫主義,相信倫理道德是人類行為的基礎。他畢業於哈佛大學,1912-33年在哈佛大學任教授,講授法國文學。他的著作包括:《文學與美國大學》(Literature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1908年);《新拉奧孔》(The New Laokoon)(1910年);《盧梭與浪漫主義》(Rousseau and Romanticism)(1919年);《民主與領袖》(Democracy and Leadership)(1924年);《論創造性》(On Being Creative)(1932年)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