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考古,在許多人眼裡,神秘而陌生,有如霧裡看花。不少人提起考古,浮現在腦海的是與考古風馬牛不相及的《盜墓筆記》《鬼吹燈》等懸疑探險類小說。了解多一些的,大多也止於央視「探索·發現」頻道等的紀錄片敘事。近年來,網絡上對三星堆遺址等重要考古遺址的解讀也五花八門,更使讀者摸不清門道。 考古這門學科究竟是幹什麼的?它又是怎麼來的?考古有什麼用,能解決什麼問題?考古是如何來解讀撲朔迷離的無字書的?在人類的知識寶庫中,哪些信息是考古人奉獻的?作為人類,作為中國人,我們是誰?「中國」又是怎麼來的?眾多考古發現的背後,還有哪些待解之謎有待破譯? 本書就試圖解答這些問題,和讀者一同走進考古的世界,與讀者分享考古的發現之美和思辨之美。作者簡介
許宏,一位來自於田野的考古人。 他入行40餘年,當了20年的考古隊長,親手發掘出中國最早的「紫禁城」和「超級國寶」綠松石龍形器;主編過天書般的考古報告,出版了磚頭厚的學術專著。 他堅守學術底線,獨持己見,自稱「攪局者」「少數派」「孤獨求敗」。 作為不滿足於做象牙塔學問的學者,他還願意給公眾講考古故事,成為一名非虛構作家。 作為小眾網紅,他樂於和網友互動,在微博上有110萬粉絲,在喜馬拉雅上侃「宏觀考古」,成為B站的UP主。 他穿越于古代與現代、田野與城市之間,在讀書、思考、寫作的路上,樂此不疲目錄
開篇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