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我們努力認知和掌控世界的進程中,似乎總是執著地追尋著確定性的答案。比如,面對「今年冬天會下雪嗎」「時下的熱門專業在未來依然熱門嗎」「金融危機會再次發生嗎」「未雨綢繆是必要的嗎」「海嘯、森林大火等災難可以避免嗎」「流行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嗎」這類問題時,我們本能地期望能得到一個簡單明確的「是」或「否」的回答。 然而,牛津大學物理學教授、大英帝國勳章獲得者蒂姆·帕爾默在《懷疑的首要性》一書中,提出了一個極具顛覆性的觀點。他通過對量子物理的隨機性、氣候變化的不可預測性等現象的深入研究,指出世界的本質充滿了不確定性,它是非周期性且不可預測的。這種不確定性廣泛存在於各個領域,不僅體現在自然科學範疇,如量子物理中粒子行為的隨機性、氣候變化難以精準預測,還延伸至社會決策、經濟投資等複雜系統內。在這些複雜系統中,各種因素相互交織、相互影響,使得未來的走向更加撲朔迷離。 在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里,如果我們僅僅依賴過往的經驗、既定的理論以及自身所處的環境來做決策,極有可能引發嚴重的後果。因為過去的經驗不一定適用於瞬息萬變的當下,既有理論也可能無法解釋新出現的複雜情況,而局部環境的認知更是難以涵蓋世界的全貌。 因此,養成「懷疑」的思維方式顯得尤為重要。 懷疑,絕非無端質疑。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本質上就應該是懷疑的,懷疑不是我們認知能力的一個污點,而是我們認知的本質。它是我們對世界不確定性的理性回應,更是一種能夠穿透事物表象、逼近本質的強大思維工具。在當今技術劇變與全球化深度交織的時代背景下,無論是個人在生活與事業中的決策,還是社會層面的治理,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的演進,這種「懷疑」的思維方式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幫助我們更加敏銳地感知變化,更加靈活地應對挑戰,從而在充滿變數的世界中穩健前行。作者簡介
蒂姆·帕爾默 英國皇家學會氣候物理學研究所教授,牛津大學物理學教授,牛津大學馬丁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曾擔任英國皇家氣象學會主席。大英帝國勳章獲得者;英國物理學會狄拉克獎章、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獲得者。 開創了在天氣科學領域的集合預測方式,以及首個實時集合預測系統,使天氣預報領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參与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前五次評估報告工作,併為該委員會在2007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做出突出貢獻。 史蒂芬·霍金同門師弟,兩個人共同的博士導師是英國天體物理學家丹尼斯·夏馬。夏馬也是物理學家約翰·巴羅、馬丁·里斯等人的老師。目錄
中文版序:雜訊是創造力的引擎,理解不確定性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