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交換機學習指南.上冊 王達 978711565823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郵電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080
商品編號: 978711565823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H3C交換機學習指南.上冊
ISBN:9787115658234
出版社:人民郵電
著編譯者:王達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896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 內容新穎
基於H3C新的Comware V7 6W103版本系統編寫,各項技術和功能配置、方法均是新的,非常適合大家學習。6W103版本與早期的Comware V7版本相比,不僅增加了許多新功能,而且在一些功能的配置與管理方法上也發生了較大變化。
2 全面系統
本系列圖書在編寫過程中,對各項技術和功能都做了非常細緻、系統的技術原理剖析、功能配置思路分析,以及相關實驗驗證。
3 作者經驗豐富
本系列圖書在創作過程中,融合了筆者20餘年工作、圖書創作和教學過程中所積累的許多一手寶貴經驗。對於複雜的技術原理,不再是格式化的照本宣科,而是以富含經驗的通俗化語言,示例抓包截圖的方式來深入剖析,對重點和要注意的地方特意以黑體字標注,更方便閱讀。

內容簡介
本書採用Comware V7 6W103版本,全面、系統、深入地介紹了H3C(新華三)以太網交換機的主要基礎功能、技術原理和應用配置方法,並且以大量的實驗案例驗證了相應的技術原理和配置方法。
本書主要包括Comware V7系統的使用與維護、設備登錄、文件系統和設備管理、虛擬化技術IRF、以太網接口和鏈路聚合、LLDP和ARP、VLAN和QinQ等內容。本書既可作為H3C網絡工程師參加H3CNE、H3CSE和H3CIE認證考試的自學教材,也可作為H3C認證培訓機構的參考教材,還可供廣大對H3C以太網交換機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王達 全國網管技能水平考試專家委員,四屆51CTO”最受讀者喜愛的IT圖書作者”(並有5屆、7部作品榮獲51CTO主辦的”最愛讀者喜愛的IT技術圖書”稱號),國內資深網絡工程技術專家和知名的IT圖書作者。曾在天極網、IT168、e800等網絡媒體上發表千篇以上IT方面的專業文章,出版過超過50部計算機網絡方面的著作,其中的代表作有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二版)、《Cisco/H3C交換機高級配置與管理技術手冊》等,並有多部版權輸出到了臺灣。

目錄

目 錄
第1章 Comware V7系統使用與維護 1
1 1 Comware V7簡介 2
1 1 1 Comware V7系統的組成及主要
優勢 2
1 1 2 Comware V7系統的主要
優勢 3
1 1 3 Comware V7的分布式架構 3
1 2 命令行接口基礎 5
1 2 1 CLI視圖 5
1 2 2 Comware V7命令行在線幫助 6
1 2 3 undo命令行格式 8
1 3 命令行的輸入與編輯 10
1 3 1 命令行縮寫和接口簡稱輸入 10
1 3 2 命令行回顯功能啟用與關閉 11
1 3 3 命令行編輯功能鍵和快捷鍵 11
1 3 4 字符串和文本類參數的輸入
注意事項 12
1 4 命令行的顯示與過濾 12
1 4 1 啟用分屏顯示功能 12
1 4 2 命令行顯示的過濾 13
1 4 3 歷史命令的調用和查詢 15
1 5 配置文件管理 17
1 5 1 配置分類 17
1 5 2 配置文件類型 18
1 5 3 配置文件格式要求 18
1 5 4 配置文件的保存 19
1 5 5 配置文件同步功能 20
1 5 6 管理下次啟動配置文件 20
1 5 7 備份或恢復主用下次啟動配置
文件 21
1 5 8 配置文件回滾 22
1 6 系統軟件升級 26
1 6 1 軟件包分類 26
1 6 2 軟件升級方式 27
1 6 3 通過Boot-Loader方式升級設備
軟件 28
第2章 設備登錄 33
2 1 用戶線和用戶 34
2 1 1 用戶線 34
2 1 2 用戶認證方式 35
2 2 RBAC基礎 36
2 2 1 角色權限分配 36
2 2 2 用戶授權角色的配置方式 40
2 3 RBAC配置 40
2 3 1 創建用戶角色 41
2 3 2 配置用戶角色規則 42
2 3 3 輸入命令特徵字符串時的注意
事項 44
2 3 4 配置特性組 45
2 3 5 配置資源控制策略 46
2 3 6 為用戶授權角色 47
2 3 7 切換用戶角色 50
2 4 配置通過Console登錄設備 52
2 4 1 通過Console首次登錄設備 52
2 4 2 Console登錄配置 53
2 4 3 通過CLI登錄的配置管理 57
2 4 4 密碼認證方式Console登錄的
配置示例 58
2 4 5 Scheme本地認證方式Console
登錄的配置示例 59
2 5 配置通過Telnet登錄設備 61
2 5 1 配置設備作為Telnet服務器 61
2 5 2 配置設備作為Telnet客戶端 65
2 5 3 密碼認證方式Telnet登錄配置
示例 66
2 5 4 Scheme本地認證方式Telnet
登錄配置示例 67
2 6 配置通過SSH登錄設備 69
2 6 1 SSH協議簡介 69
2 6 2 配置設備作為Stelnet服務器 70
2 6 3 password認證方式Stelnet登錄
配置示例 76
2 6 4 publickey認證方式Stelnet登錄
配置示例 78
2 7 登錄用戶控制 83
2 8 配置命令行授權/計費功能 84
第3章 文件系統和設備管理 87
3 1 文件系統管理 88
3 1 1 存儲介質和文件系統 88
3 1 2 文件系統結構 89
3 1 3 存儲介質和文件系統操作 90
3 1 4 文件夾操作 91
3 1 5 文件操作 93
3 2 通過FTP進行文件傳輸 95
3 2 1 FTP簡介 95
3 2 2 配置設備作為FTP服務器 96
3 2 3 設備作為FTP服務器配置
示例 97
3 2 4 配置設備作為FTP客戶端 100
3 3 通過TFTP進行文件傳輸 104
3 3 1 配置設備作為TFTP服務器 104
3 3 2 配置設備作為TFTP客戶端 104
3 3 3 設備作為TFTP客戶端的配置
示例 106
3 4 設備管理 108
3 4 1 配置設備的基本參數 108
3 4 2 配置設備的安全參數 111
3 4 3 調整設備的能力 111
3 4 4 監控設備 112
3 4 5 設備維護 121
3 4 6 定時執行任務配置示例 125
第4章 虛擬化技術IRF 129
4 1 IRF基礎 130
4 1 1 IRF的主要優點 130
4 1 2 IRF基本概念 131
4 2 IRF工作原理 133
4 2 1 物理連接 134
4 2 2 拓撲收集 135
4 2 3 角色選擇 135
4 2 4 IRF的管理與維護 136
4 3 IRF基本配置 137
4 3 1 IRF配置限制及基本配置
流程 138
4 3 2 獨立運行模式下IRF基本參數
預配置 139
4 3 3 IRF基本參數快速配置 141
4 3 4 IRF模式下IRF配置 142
4 4 IRF MAD(多主檢測) 147
4 4 1 4種MAD檢測方式 148
4 4 2 MAD故障恢復原理 148
4 4 3 LACP MAD檢測原理及
配置 150
4 4 4 LACP MAD檢測配置示例 153
4 4 5 BFD MAD檢測 158
4 4 6 BFD MAD檢測配置示例 162
4 4 7 ARP MAD檢測 166
4 4 8 ARP MAD檢測配置示例 169
第5章 以太網接口和鏈路聚合 173
5 1 以太網接口 174
5 1 1 以太網接口的分類與編號
規則 174
5 1 2 管理以太網接口配置 175
5 1 3 以太網接口/子接口的基本
配置 176
5 1 4 以太網接口通用擴展配置 177
5 1 5 二層以太網接口屬性配置 182
5 1 6 以太網接口批量配置 186
5 2 端口隔離 188
5 2 1 配置端口隔離 188
5 2 2 端口隔離配置示例 188
5 3 以太網鏈路聚合 190
5 3 1 以太網鏈路聚合基礎 190
5 3 2 靜態聚合模式 192
5 3 3 動態聚合模式 192
5 3 4 動態聚合的原理 194
5 3 5 以太網鏈路聚合限制 195
5 3 6 配置以太網鏈路聚合 195
5 3 7 限制聚合組內選中端口的
數量 198
5 3 8 配置聚合接口 199
5 3 9 配置聚合鏈路負載分擔 200
5 3 10 二層靜態鏈路聚合配置
示例 202
5 3 11 三層靜態鏈路聚合配置
示例 206
5 3 12 二層動態鏈路聚合配置
示例 210
5 3 13 配置簡單跨設備鏈路聚合 216
5 3 14 S-MLAG配置示例 217
第6章 LLDP和ARP 221
6 1 LLDP基礎 222
6 1 1 LLDP代理和橋模式 222
6 1 2 LLDP報文格式 223
6 1 3 LLDP TLV 225
6 1 4 LLDP的工作模式和報文收發
機制 228
6 2 LLDP基本功能配置 229
6 2 1 開啟LLDP功能 229
6 2 2 配置LLDP橋模式和工作
模式 230
6 2 3 配置允許發佈的TLV類型 231
6 2 4 配置管理地址及其封裝
格式 234
6 2 5 配置LLDP報文的封裝
格式 236
6 2 6 配置LLDP相關參數及其他
功能 237
6 3 地址解析協議 239
6 3 1 ARP報文格式 239
6 3 2 同一IP網段的ARP中的地址
解析原理 240
6 3 3 不同IP網段的ARP中的地址
解析原理 242
6 3 4 ARP表項類型 245
6 3 5 創建靜態ARP表項 246
6 3 6 配置動態ARP表項 248
6 3 7 短靜態ARP表項配置示例 252
6 3 8 長靜態ARP表項配置示例 254
6 3 9 多端口ARP表項配置示例 256
6 4 免費ARP 257
6 4 1 免費ARP簡介 258
6 4 2 免費ARP報文定時發送
功能 259
6 4 3 配置免費ARP 259
6 5 代理ARP 261
6 5 1 代理ARP工作原理 261
6 5 2 配置代理ARP 266
6 5 3 普通代理ARP應用配置
示例 266
第7章 VLAN和QinQ 271
7 1 VLAN技術原理 272
7 1 1 VLAN幀格式 272
7 1 2 交換端口類型 273
7 1 3 VLAN劃分方式 277
7 2 VLAN配置 279
7 2 1 創建並配置VLAN基本
屬性 279
7 2 2 基於端口的VLAN配置 280
7 2 3 基於端口的VLAN配置
示例 283
7 2 4 基於MAC地址的VLAN
配置 286
7 2 5 手動配置靜態MAC VLAN
示例 290
7 2 6 基於IP子網的VLAN配置 292
7 2 7 基於IP子網VLAN配置
示例 294
7 2 8 基於協議的VLAN配置 296
7 2 9 基於協議VLAN的配置
示例 298
7 2 10 VLAN接口配置 300
7 3 MVRP 301
7 3 1 MRP實現機制 301
7 3 2 MVRP配置 306
7 3 3 MVRP配置示例 308
7 4 QinQ 315
7 4 1 QinQ簡介 316
7 4 2 QinQ報文格式及工作原理 316
7 4 3 QinQ基本功能配置 317
7 4 4 VLAN透傳功能配置 318
7 4 5 VLAN標簽的TPID值配置 319
7 4 6 外層VLAN標簽的802 1p
優先級配置 320
7 4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