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漿體多級結構與智能表徵 蔣金洋 耿國慶 許文祥等 978703077705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941
商品編號: 978703077705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水泥漿體多級結構與智能表徵
ISBN:9787030777058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蔣金洋 耿國慶 許文祥等
頁數:20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876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水泥漿體典型的多尺度、多物相特點,聚焦核心元素——水化產物和孔隙結構,系統開展各級結構特徵與性能研究,深入挖掘水泥漿體從分子尺度到宏觀性能的傳遞本質。本書在介紹傳統測試技術和現有模型的基礎上,整理了目前水泥基材料納微觀尺度結構表徵與模擬的熱點和前沿問題,並結合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納微觀尺度先進表徵手段和數據驅動的智能分析方法,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水泥漿體多級結構與表徵體系。 本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填補水泥漿體在納微觀尺度的結構與性能表徵空白,為水泥基材料性能高效提升提供重要的理論和技術支撐。 本書適合從事水泥結構各尺度表徵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教師以及行業人士參考。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 研究背景
1 2 C-S-H化學組成和分子結構
1 2 1 C-S-H結構表徵
1 2 2 托貝莫來石和六水硅鈣石分子模型
1 3 C-S-H凝膠納介觀結構模型
1 3 1 Powers-Brownyard模型
1 3 2 Feldman-Sereda模型
1 3 3 Munich模型
1 3 4 膠粒模型I
1 3 5 膠粒模型II
1 4 C-S-H凝膠力學性能
1 4 1 力學性能實驗研究
1 4 2 力學性能計算模擬
1 5 C-S-H凝膠耐久性能
1 5 1 鈣溶蝕
1 5 2 硫酸鹽侵蝕
1 5 3 氯離子侵蝕
1 5 4 碳化
1 6 分形理論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研究現狀
1 6 1 分形理論概述
1 6 2 分形理論評價水泥基材料的研究現狀
1 6 3 多重分形理論的發展
1 7 混凝土水化微結構特性
1 7 1 水化微結構數值模擬
1 7 2 微結構力學性能
參考文獻
第2章 水泥體系C-S-H成核生長機制和空間構型特徵
2 1 引言
2 2 實驗與模擬方法
2 2 1 樣品製備
2 2 2 形貌觀察
2 2 3 離子濃度
2 2 4 基於托貝莫來石晶體的表面能計算
2 2 5 ClayFF力場
2 3 C-S-H凝膠的生成路徑
2 3 1 水化熱合成中C-S-H的生成路徑
2 3 2 水泥水化和水化熱合成的體系對比
2 3 3 熱力學和動力學所主導的多種生成路徑
2 4 基於距水泥顆粒距離的C-S-H生成機制與空間構型
2 4 1 基於距水泥顆粒距離的生成機制轉變
2 4 2 生成機制所主導的多類C-S-H空間構型
2 5 基於C-S-H生成機制和空間構型的啟示
2 5 1 C-S-H分子層間強度決定水泥拉伸性能閾值
2 5 2 薄箔狀C-S-H吸附水泥顆粒所引發的水化誘導期
2 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C-S-H凝膠的納微觀結構影響因素及表徵技術
3 1 引言
3 2 C-S-H凝膠表徵實驗方法
3 2 1 C-S-H凝膠
3 2 2 從二維觀察到三維觀察
3 2 3 從乾燥樣品到原位樣品
3 2 4 樣品製備和測試條件控制的發展
3 3 C-S-H凝膠納微觀結構直接觀測
3 3 1 球粒狀C-S-H
3 3 2 褶皺狀C-S-H
3 3 3 針棒狀C-S-H
3 3 4 微觀尺度的形態組合
3 4 C-S-H凝膠結構的影響因素
3 4 1 異種元素的摻入
3 4 2 環境相對濕度
3 4 3 環境溫度
3 4 4 結構老化
3 4 5 化學外加劑
3 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C-S-H凝膠團微結構與膠凝力演變
4 1 引言
4 2 實驗與模擬方法
4 2 1 樣品製備與處理
4 2 2 實驗表徵
4 2 3 C-S-H晶粒間相互作用的微觀力學計算
4 2 4 C-S-H凝膠團的粗粒化計算
4 3 堆積結構演變特徵
4 3 1 堆積結構劣化
4 3 2 晶粒遷移與微結構重組
4 4 水泥基體系中C-S-H晶粒間相互作用
4 4 1 晶粒間相互作用演變
4 4 2 晶粒間相互作用表徵方法
4 4 3 晶粒間相互作用對微結構的影響
4 5 C-S-H膠凝力的量化
4 5 1 C-S-H堆積體系拉伸性能
4 5 2 C-S-H膠凝力衰退
4 5 3 承載模式
4 6 C-S-H膠凝力的物理意義和影響因素討論
4 6 1 物理意義
4 6 2 關鍵影響因素:堆積密度和晶粒間相互作用
4 7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水泥漿體微結構
5 1 引言
5 2 微結構表徵方法介紹
5 2 1 MIP實驗
5 2 2 三維X射線衍射儀法
5 2 3 背散射電子成像
5 3 MIP實驗下水泥漿體孔結構分形類型
5 3 1 水泥漿體孔結構特徵
5 3 2 基於MIP實驗的水泥漿體孔結構分形類型
5 3 3 水泥基材料的孔結構建模
5 4 基於X-CT的多重分形理論及水泥凈漿非均質性研究
5 4 1 分形理論
5 4 2 多重分形理論
5 4 3 X-CT圖像重構的水泥凈漿結構的非均質性
5 5 基於BSE的水泥凈漿高解析度可視化分析
5 5 1 樣品製備與處理
5 5 2 微結構可視化
5 5 3 孔結構物理特徵分析
5 5 4 孔結構空間分佈研究
5 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水泥漿體微結構與性能數值模擬
6 1 引言
6 2 微結構重構
6 2 1 初始微結構
6 2 2 分相后微結構
6 2 3 水化微結構
6 3 水化模擬結果驗證
6 3 1 水泥礦物相含量驗證
6 3 2 氫氧化鈣含量驗證
6 3 3 粉煤灰、硅灰水化程度驗證
6 3 4 孔隙率驗證
6 4 水泥漿體力學性能數值模擬
6 4 1 拉伸力學性能實體單元數值模擬
6 4 2 壓縮力學性能實體單元數值模擬
6 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基於深度學習的水泥凈漿微結構表徵(上)
7 1 引言
7 2 深度學習與人工神經網絡
7 2 1 神經網絡基礎構造
7 2 2 反向傳播與梯度下降
7 2 3 卷積神經網絡
7 3 基於深度學習的水泥漿體代表性體積單元計算
7 3 1 方法概述與假設
7 3 2 數據獲取和預處理
7 3 3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