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儲直柔 劉曉華 張濤 童亦斌等 978711230995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09
商品編號: 978711230995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光儲直柔
ISBN:9787112309955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著編譯者:劉曉華 張濤 童亦斌等
頁數:23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872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如何構建「光儲直柔」建築是需要解決的重要難題,這一系統並非簡單應用光伏或某一項單一技術,也並非將「光、儲、直、柔」簡單組合即可實現目標。合理構建「光儲直柔」系統需要多方面的協同,才可實現將建築打造成為能源系統中集生產、消費、儲存、調節功能「四位一體」複合體的目標。為此,本書將針對光儲直柔的基本原理、系統架構、關鍵環節的構成、關鍵技術的研究發展趨勢、光儲直柔技術應用案例等內容開展詳細論述,以期為光儲直柔技術的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 發展背景「雙碳」目標下的新要求
1 1 1 「雙碳」目標與關鍵領域
1 1 2 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要求
1 1 3 建築助力低碳未來的實現
1 2 建築新型能源系統構建路徑
1 2 1 「雙碳」目標下建築能源系統的革新
1 2 2 「雙碳」目標下建築能源系統構建原則
1 3 本書主要內容與框架
本章參考文獻
第2章 光儲直柔基本原理與系統構成
2 1 基本原理
2 2 光儲直柔研究與發展現狀
2 2 1 部分相關政策支持
2 2 2 光:產消明確、應裝盡裝
2 2 3 儲:挖掘潛力、合理配置
2 2 4 直:分層變換、適應波動
2 2 5 柔:充分調動、積極響應
2 3 「荷」一建築用電特徵
2 3 1 建築用電特徵的刻畫
2 3 2 建築用能曲線的影響因素
2 3 3 建築用能規律與用能需求
2 4 建築自身「源」與「荷」的關係
2 4 1 建築產能曲線刻畫:受太陽輻射等影響
2 4 2 建築「源」與建築「荷」之間的匹配性刻畫
2 4 3 建築產能的利用:輸出型與消納型
本章參考文獻
第3章 建築低壓直流配電系統
3 1 建築低壓直流配電系統的結構
3 1 1 建築低壓直流配電系統的組成
3 1 2 交流和直流對比
3 1 3 直流系統電壓等級、接地和主接線形式
3 1 4 直流系統電壓質量
3 2 變換器
3 2 1 常用變換器
3 2 2 電力電子技術原理
3 2 3 直流系統運行方式
3 3 建築低壓直流配電系統保護
3 3 1 電擊防護
3 3 2 過流保護
3 3 3 電壓異常保護
3 3 4 直流電弧防護
第4章 建築—車—電網(VBG)協同互動
4 1 建築與車協同:行為與電氣化驅動
4 1 1 出行及停車行為
4 1 2 充電行為
4 2 建築與車協同:功率及能量互補
4 2 1 建築:擁有配電資源,但需求儲能能力
4 2 2 車輛:擁有儲能資源,但需求配電容量
4 3 VBG系統架構與實現方法
4 3 1 車網互動的研究進展
4 3 2 VBG系統協同互動的優勢
4 3 3 VBG系統架構與實現方法
4 4 VBG系統關鍵設備——智能充電樁
4 4 1 有序充電策略與智能充電樁
4 4 2 智能充電樁的應用效果
4 5 VBG協同互動效果
4 5 1 車輛行為、建築用電基本說明
4 5 2 協同互動的模擬
4 5 3 協同互動的效果
4 6 VBG研究與發展展望
本章參考文獻
第5章 光儲直柔系統設計與容量優化配置
5 1 系統設計方法
5 1 1 系統設計流程
5 1 2 電壓等級選擇
5 1 3 接線和接地形式選擇
5 1 4 系統保護設計
5 2 系統拓撲結構確定
5 2 1 典型拓撲結構
5 2 2 拓撲設計目標和計算方法
5 2 3 設計結果
5 3 系統容量配置優化方法
5 3 1 系統容量配置的目標選擇
5 3 2 優化配置方法
5 4 設計案例
5 4 1 案例基礎信息與等效儲能的設計
5 4 2 系統容量配置優化
5 4 3 系統配電設計
本章參考文獻
第6章 光儲直柔系統運行調節策略
6 1 建築等效儲能與柔性可調資源
6 1 1 建築等效儲能資源的量化方法
6 1 2 電動汽車等效儲能
6 1 3 暖通空調系統等效儲能
6 1 4 電器設備等效儲能
6 2 柔性調控系統架構
6 2 1 集中式調控架構
6 2 2 分散式調控架構
6 2 3 基於母線電壓的調控架構
6 3 系統運行調控策略
6 3 1 系統調控策略分類
6 3 2 基於規則的調控策略
6 3 3 基於優化的調控策略
6 4 基於直流母線電壓的系統優化控制策略
6 4 1 系統關鍵設備運行模型
6 4 2 系統能量管理策略
6 4 3 系統性能指標
6 4 4 優化調度算例分析
6 5 基於直流母線電壓的系統運行性能驗證
6 5 1 案例系統簡介
6 5 2 不同微網形式下案例建築的用能現狀
6 5 3 典型日母線電壓控制效果
本章參考文獻
第7章 源荷互動方式
7 1 新型電力系統的源荷互動需求
7 2 現有源荷互動技術手段
7 2 1 需求響應
7 2 2 負荷聚集商
7 2 3 虛擬電廠
7 2 4 建築—電網友好交五
7 3 現有源荷互動響應機制
7 3 1 價格機制
7 3 2 激勵機制
7 3 3 市場機制
7 3 4 小結
7 4 源荷互動實時引導指標的探索
7 4 1 基本原則
7 4 2 計算方法
7 4 3 算例分析
7 4 4 實施路徑
本章參考文獻
第8章 關鍵設備與工程案例
8 1 直流配電系統關鍵設備
8 1 1 直流配電產業發展
8 1 2 典型產品
8 2 直流機電設備與直流電器
8 2 1 產業情況
8 2 2 典型產品
8 3 光儲直柔工程案例
8 3 1 光儲直柔應用發展現狀
8 3 2 新建光儲直柔案例:深圳未來大廈
8 3 3 教育建築改造案例:清華大學節能樓
8 3 4 辦公建築改造案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