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混凝土智能設計與應用相關原材料的來源、技術參數;多組分混凝土理論,多組分混凝土網絡計算器、觸摸屏計算器以及混凝土試配機器人使用方法;過程管理實現流程化、標準化、規範化、精確化和信息化,混凝土狀態實現試配、出廠、入泵和入模一致,以及預濕骨料和石子洗車等技術;數字量化混凝土技術在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中的應用;礦山固廢、建築固廢和工業固廢在低碳混凝土中的應用;提高硬化混凝土強度的技術措施及應用。 本書適用於混凝土生產施工一線管理及技術人員、科研院所研發人員、高等院校師生理解多組分混凝土的理論和工程實踐。作者簡介
朱效榮,男,1970年生,教授、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1994年畢業於瀋陽建築工程學院。本人曾擔任《混凝土技術》雜誌主編;冀東發展集團水泥混凝土研發中心常務副主任、首席科學家:北京城建混凝工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研究所所長。本人長期從事水泥及混凝土技術的研發工作,主持研製的高性能混凝士配合比設計精確化計算技術、高強透水混凝土、多組分混凝土理論、C100高性能混凝土、鹼礦渣混凝土、聚丙烯纖維防滲抗裂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士、防輻射混凝士、清水混凝士、導光混凝土、高石粉含量機制砂混凝土、泵送輕集料混凝土、發泡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測試儀等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的成果18項,並成功應用於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水電站、核電站和跨海大橋等重點項目 累計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項: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二項;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5項;局級科學進步獎七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八項;計算機軟體知識產權登記4項:在國家級技術類期刊雜誌發表論文39篇,出版學術專著四部,參与了混凝土行業部分國家標準的修訂工作。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