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選題主要就四個要點展開,一、對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論發展進行歷史性描述與理論闡釋。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論是綜合性的歷史選擇的結果,又離不開歷史性建構。這一建構的歷史過程可分為五個階段。二、對中國文化傳統在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論建設中的作用探究。思索中國文論傳統精神與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論的一體化性質,找出後者對前者的延伸與生髮意義。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論形成的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尚用」、關注政治、張揚社會群體意識等的「中國化」特色,是中國文論傳統精神的延續。三、對既有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論進行體系性研究。概括出三個重要特點,即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唯物史觀與文學觀念為理論基礎;以不同歷史階段的社會實踐與文學實踐為建構根據;以中國特色為總體特徵。並指出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論體系的理論基石在於唯物論、實踐理性、辯證思維、歷史意識,它們綜合地發揮著理論體系建構的功能。四、對經典馬克思主義文論的重讀及對經典馬克思主義文論代表性研究的闡釋。作者簡介
高楠(高凱征),1949年4月生,遼寧大學文學院文藝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理論。全國模範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文學理論中國範式研究」首席專家,曾任中國中外文藝理論研究會副會長。著有學術專著20餘部,其中《藝術心理學》作為大陸第一批學術交流書籍於20世紀90年代初在台灣再版,《中國文學跨世紀發展研究》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文學道德論》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等刊物發表論文百余篇。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