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的國家治理思想研究 吳漢勳 978730724829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武漢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30724829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列寧的國家治理思想研究
ISBN:9787307248298
出版社:武漢大學
著編譯者:吳漢勳
頁數:23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85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依據列寧在領導俄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國家治理思想的階段性變化,對列寧國家治理思想的生成和發展進行了歷史分期,分別是列寧國家治理思想的準備期、戰時共產主義時期列寧關於國家治理的初步探索、新經濟政策時期列寧國家治理思想的重大轉變和列寧晚年關於國家治理思想的最後沉思,在吸收借鑒前輩學者優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較為系統地梳理了列寧國家治理思想形成的理論資源、發展過程、主要內容、歷史貢獻和當代價值,並就如何推進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提出了相關建議和意見。

作者簡介

吳漢勛,武漢大學文學學士、管理學碩士、法學博士,上海市選調生、上海公安學院講師,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列寧思想研究會理事。

目錄

導論
一、選題緣起與研究意義
(一)選題緣起
(二)研究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關於「國家治理」的研究
(二)關於列寧國家治理思想的研究
三、「國家治理」的概念界說
(一)列寧使用「治理」及相關概念的情況
(二)中國「國家治理」的內涵
四、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創新與不足之處
(一)創新之處
(二)不足之處
第一章 列寧國家治理思想的形成與演進
一、列寧國家治理思想形成的時代場域
(一)國際環境: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向壟斷過渡
(二)俄國時局:歷史傳統與資本主義發展的碰撞
(三)實踐需要:鞏固和建設新生的俄國無產階級政權
二、列寧國家治理思想形成的理論來源
(一)理論基礎:馬克思、恩格斯的有關思想
(二)文化傳統熏陶: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的有關著述
(三)借鑒與超越:俄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推動
三、列寧國家治理思想形成的個人因素
(一)追求革命進步的家庭氛圍
(二)列寧自身的寶貴精神品格
四、列寧國家治理思想生成的歷史分期
(一)列寧國家治理思想的準備時期(1893—1917)
(二)戰時共產主義時期列寧對國家治理的初步探索(1918—1921)
(三)新經濟政策時期列寧國家治理思想的重大轉變(1921—1922)
(四)列寧關於國家治理的最後沉思(1922—1923)
第二章 十月革命前列寧關於國家治理的理論設想
一、列寧對君主專制和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批判
(一)列寧對君主專制的批判
(二)列寧對俄國經濟浪漫主義和民粹派的批判
二、列寧關於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的理論設想
(一)列寧國家理論研究的起點
(二)列寧關於國家起源的理論
(三)列寧關於國家本質的理論
(四)列寧關於國家形態的理論
(五)列寧關於「全民治理」的設想
三、發揮國家治理的「政黨優勢」
(一)無產階級政黨是國家治理的領導「權威」
(二)黨的領導反映了無產階級的意志和主張
(三)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結構和活動原則
(四)在國家治理中發揮新型政黨制度優勢
第三章 戰時共產主義時期列寧關於國家治理的初步探索
一、十月革命初期列寧的國家治理實踐
(一)國家治理的目標:鞏固國家政權
(二)經濟治理的思路:漸進的「國有化」
(三)社會治理的方式:組織動員群眾
二、戰時共產主義:非常時期的國家治理舉措
(一)治理特徵: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系
(二)治理核心:闡釋「無產階級專政」理論
(三)歷史價值:特殊時期的國家治理經驗
三、「全俄電氣化設想」的國家治理意蘊
(一)治理的技術基礎:發展和解放生產力
(二)治理的物質保障:發展大工業大生產
(三)發展先進生產力:「全俄電氣化設想」
第四章 新經濟政策時期列寧國家治理思想的重要轉變
一、國家治理的經濟政策轉向
(一)經濟治理的起點:多層經濟結構基礎
(二)經濟治理的實質:部分恢復資本主義
(三)經濟治理的方法:利用中間環節過渡
二、國家機關的職能改革和制度創新
(一)國家機關的職能改革
(二)國家機關的制度創新
三、新經濟政策的國家治理意蘊
(一)保持多層級經濟結構
(二)同農民利益相結合的國家治理意蘊
(三)鞏固了國家治理的「工農聯盟」基礎
(四)新經濟政策的實質:保證經濟流轉
(五)治理的行政手段和經濟流轉相結合
第五章 列寧最後遺囑中的國家治理思想
一、探索「民主政治」的政治治理思想
(一)保障民主治理:增加中央委員人數
(二)完善監督體制:改組國家檢察機關
(三)提升治理效能:改革國家機關弊病
(四)規範治理行為:加強國家法制建設
二、探索「文化革命」的文化治理思想
(一)文化治理的任務:繁榮社會主義文化
(二)文化治理的方式:汲取人類文化成果
(三)文化治理的目的:培育造就時代新人
三、發展「現代商業」的經濟治理思想
(一)經濟治理方法:以「合作社」為橋樑
(二)經濟治理原則:同個人利益相結合
第六章 列寧國家治理思想的重要貢獻與當代價值
一、列寧國家治理思想的理論體系
(一)列寧國家治理思想的結構與內容
(二)列寧國家治理思想的方法論特徵
二、列寧國家治理思想的歷史意義
(一)開創了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社會主義國家治理先河
(二)深刻影響了其他社會主義的治理理論和實踐
三、列寧國家治理思想的當代價值
(一)檢視和揚棄西方的「治理」話語
(二)為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治理提供經驗
四、列寧國家治理思想的現實啟示
(一)黨是國家治理的領導核心
(二)「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觀
(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參考資料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