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我認為我們必須從彷彿自己一無所知開始。 當你心有所求就會受騙。 在哪裡追求快樂,哪裡就一定深藏著冷漠的根源。 自由在最初而不在最後。 不成熟的心把實然和應然比來比去——唯有不成熟的心才作比較。成熟的心不作比較,不作衡量。 愛意味著:不分彼此,沒有支配,沒有自我中心的行為。 最高的敏感就是最高的智慧。 一個人內心不分裂,不支離破碎,才算一個真正的個體。 每一分鐘都從學到的東西中解脫,所以每一分鐘都是知識的結束。 如果我看到那一刻的美,它就結束了,我不想追求它,如果我追求,它就成了快樂,如果我得不到,絕望、痛苦之類的東西就來了。 他的思想風靡世界,他卻拒絕成為「世界導師」,一生的唯一目的就是幫助人們掙脫所有思維的局限。 深受赫胥黎、紀伯倫、蕭伯納、亨利·米勒等大師尊崇,被《時代周刊》評為「二十世紀五位聖者之一」,徹底擺脫了自我的覺者克里希那穆提的智慧觀合集。內容簡介
《智慧的覺醒》集結了克里希那穆提在美國、印度和歐洲等地的演講與談話文章,主題涉及傳統與依賴、看的藝術、追求快樂、衝突、孤獨、思想、意識、恐懼、暴力、冥想、智慧等,引導人們實現內心的智慧覺醒和生活的徹底轉變。 從此時此刻開始,你能徹底從你的國家、你的傳統、你的文化、你的過去中解脫嗎?如果不能,你就是活在分裂中,生活就成了永無休止的戰場。我的意識就是世界,世界的意識就是我。如果我的意識發生改變,就會影響整個世界的意識。 只要有觀察者在區分他自己跟他觀察的東西,就必然有衝突。只要觀察者跟被觀察的東西是區分開的,這種分別的存在就是根本性的。只要我說「我要控制生氣,我必須改變,我必須控制我的思想」,當中就有分別,因此就有衝突。衝突意味著壓制、遵從、模仿,這一切都包含其中。如果你看到觀察者就是被觀察者,看到這兩者無二無別,如果你真的看到其中的美,你就能觀察意識的全貌而不作分析,一眼就看到了它的全部內容。作者簡介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1986),近代第一位用通俗語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闡述東方哲學智慧的印度哲學家,他一生走訪全球70多個國家進行演講,他的演講被輯錄成80多本書,被翻譯成60多種語言。克里希那穆提在20世紀一度對西方哲學和宗教領域產生過重大影響,被譽為「徹底的覺者」,但是他認為自己一點也不重要,主張我們要時時保持警覺去洞察。目錄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