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文化視野下的「天人合一」政治哲學 許哲娜 978701026661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96
商品編號: 978701026661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五色文化視野下的「天人合一」政治哲學
ISBN:9787010266619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許哲娜
頁數:31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841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力圖在五色文化視野下探討「天人合一」政治哲學的形成機制、思辨特徵、傳播途徑、實踐形式及演變軌跡,闡述「五色」作為陰陽五行的具象符號,為「天人合一」政治哲學的傳播和實踐提供物質載體和媒介,保障傳統政治結構的長期穩定。在此意義上,本書是從思想與社會、物質與制度的視角去詮釋傳統政治哲學的內涵與價值,既豐富了色彩文化研究,又細化了政治思想史研究。

作者簡介

許哲娜,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蘇州科技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持完成國家課題1項和省級課題2項,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第二層次人選,江蘇省第六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在CSSCI期刊及《人民日報》發表成果20餘篇,部分成果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獲省級社科成果二等獎。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從五色文化起源看「天人合一」政治思維形成機制
第一節 五色符號化的早期歷史
第二節 五色文化的體系化與制度化
一、五色符號的五行陰陽學說與五色符號的體系化
二、五色符號主要社會屬性的定型
第三節 古人的五色生成論
一、自然五采生成論
二、五色文化生成論
第二章 五色符號的運用與「天人合一」的政治實踐
第一節 五色時空符號與「天人合德」政治活動原則
一、五時五方的色彩符號化
二、五時五方色彩符號的社會認同
三、五時服色與君主神化一聖化機制
四、五方色彩符號與「君臨天下」
第二節 五德服色符號與「天命-革命」思想的認同
一、五德終始學說與五德服色符號的形成
二、五德服色符號對「天命-革命」思想的實踐
三、歷代王朝服色的確立
四、五德服色符號的政治實踐與政權正統性的建構
第三節 五色符瑞、眚祥符號與「天人感應」政治調節理論
一、五色符瑞符號與天賦君權的認同
二、五色眚祥符號與借「天」譴君的合法化
第四節 等級服色符號與「天賦異稟」政治形象的塑造
一、色彩等級化觀念與等級服色制度
二、等級服色制度的基本設色原則
第五節 五色符號對「天人合一」政治哲學的重要意義
第三章 五色帝崇拜與「天人合一」的政治宗教化
第一節 五帝疇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五色帝的文化內涵
一、五色帝與星象
二、五色帝與物候
三、五色帝與五岳
四、五色帝與五德
第三節 五色帝祭祀的主要內容
一、迎氣、雩祀、明堂、圜丘、封禪
二、高襟
三、感生帝祭祀
第四章 五色文化與「天人合一」政治哲學的社會普及
第一節 五色符號與文學藝術中的指代手法
第二節 五色符號與讖緯民謠中的暗喻規則
第三節 五色符號對社會輿情的引導作用
第五章 五色符號化規則與「天人合一」的思辨特徵
第一節 從五色政治符號的建構方式看「天人合一」思維的理論邏輯
第二節 從政治禮儀中的用色法則看「天人合一」的實踐邏輯
第三節 從五色符號的矛盾性看「天人合一」政治哲學的辯證性
第四節 從五色符號的主觀性看「天人合一」政治思維的局限性
第六章 從五色文化的衍變看「天人合一」政治哲學的自我調適
第一節 五色帝地位的降格與「天人合一」政治哲學的大一統
第二節 五色符瑞、眚祥符號的衍化與「天人合一」方式的嬗變
第三節 五色符號內涵的重新定義與「天人合一」法門的轉變
一、黼符號的政治功能
二、黑白組合:黼符號象徵意義的主要依據
三、黼符號:完美君道的象徵
第四節 五德服色符號的終結與「天王合一」的強化
第七章 超越五色的玄素境界與「天人合一」的獨特路徑
第一節 玄黑之道
一、老莊以「玄」象「道」的思想
二、以「玄」象道思想對後世的影響
三、玄黑之色成為「道」符號的原因
第二節 素白之性
一、老莊見素抱樸的思想
二、以「素」喻性思想對後世的影響
第三節 道家與道教的玄素妙境
第四節 儒家的貴實尚素思想
第五節 黑白之色與陰陽奇偶
第八章 五色文化視野下「天人合一」政治哲學的歷史貢獻與價值悖謬
第一節 歷史貢獻
第二節 價值悖謬
一、色彩文化的「緊箍咒」
二、政治文化的「金絲籠」
餘論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