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長久以來,中國印文化備受關注的,往往是其篆刻之美、文心之雅,官印則鮮有人問津。然而,圍繞官印上演的一幕幕或慷慨、或沉鬱、或離奇的印事,同樣引人入勝、耐人尋味:「元傳國璽」疑案怎樣引出皇太極肇立大清背後的秘密,乾隆因何大費周章推行官印改鑄工程,「御賞」「同道堂」兩枚閑章小印如何成為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關鍵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原副館長胡忠良以「印」入題,放眼的是清帝國三百余年之「史」,著意于「印」與「史」的雙向探索與交互維繫。在官印製度與清朝歷史的互動情景中,也許你還會得到關於清朝的別樣的解讀與印象,甚至顛覆一些過去固有的認知與常識。 撥開層層的歷史謎題,且看本書作者運筆如梭,在歷史的經緯中織就波瀾壯闊的帝國印事。內容簡介
縱觀歷史,小小的印章背後是權力的更迭與王朝的興衰。從草莽女真「金國汗印」的橫空出世,清入關后官印全面改制以至於引發震蕩,到乾隆朝大刀闊斧的國家官印改鑄工程,嘉道中衰時期官印失竊、造假等等亂象頻發,再到晚清時期古老帝國大門被打開,圓明園、太廟所藏之璽印被入侵者竊取,東西方官印文化在交流中產生碰撞與融合,最終,「垂簾聽政」的隆裕太后那一枚「法天立地」印章落在清帝遜位的詔書上的一刻,既宣告了近三百年的大清帝國的滅亡,也昭示了中國兩千多年帝制的結束。本書以印證史,觀瞻一世之興替;以史鑒印,考鏡一代之典章。目錄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