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印事-清朝的官印製度 胡忠良 978754027093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燕山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259
商品編號: 978754027093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帝國印事-清朝的官印製度
ISBN:9787540270933
出版社:北京燕山
著編譯者:胡忠良
頁數:52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832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長久以來,中國印文化備受關注的,往往是其篆刻之美、文心之雅,官印則鮮有人問津。然而,圍繞官印上演的一幕幕或慷慨、或沉鬱、或離奇的印事,同樣引人入勝、耐人尋味:「元傳國璽」疑案怎樣引出皇太極肇立大清背後的秘密,乾隆因何大費周章推行官印改鑄工程,「御賞」「同道堂」兩枚閑章小印如何成為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關鍵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原副館長胡忠良以「印」入題,放眼的是清帝國三百余年之「史」,著意于「印」與「史」的雙向探索與交互維繫。在官印製度與清朝歷史的互動情景中,也許你還會得到關於清朝的別樣的解讀與印象,甚至顛覆一些過去固有的認知與常識。 撥開層層的歷史謎題,且看本書作者運筆如梭,在歷史的經緯中織就波瀾壯闊的帝國印事。

內容簡介

縱觀歷史,小小的印章背後是權力的更迭與王朝的興衰。從草莽女真「金國汗印」的橫空出世,清入關后官印全面改制以至於引發震蕩,到乾隆朝大刀闊斧的國家官印改鑄工程,嘉道中衰時期官印失竊、造假等等亂象頻發,再到晚清時期古老帝國大門被打開,圓明園、太廟所藏之璽印被入侵者竊取,東西方官印文化在交流中產生碰撞與融合,最終,「垂簾聽政」的隆裕太后那一枚「法天立地」印章落在清帝遜位的詔書上的一刻,既宣告了近三百年的大清帝國的滅亡,也昭示了中國兩千多年帝制的結束。本書以印證史,觀瞻一世之興替;以史鑒印,考鏡一代之典章。

目錄

序言
清代官印的造化——寫在卷前的幾句贅語
上編:印史紀略
第一章
天命、天聰時期「汗印」的曳白記憶
一、草莽女真
二、努爾哈赤們的明朝官印經驗
三、「金國汗印」橫空出世
四、二手的誤讀與虛構
五、「印牌」「印信牌」
六、皇太極爭取明頒 「汗印」的最後努力
第二章
「元傳國璽」疑案
一、天降「神璽」與「大清」肇立
二、「原罪」與「暗傷」
三、從風光無限到黯然出局
四、乾隆的終審判決
五、后「元傳國璽」的續貂遺響
六、清宮另一方「秦傳國璽」的消息
第三章
清入關后官印製度畫風遽變與全面提速
一、入關前漢臣們的堅守與衙印的難產
二、漢姓王侯們紛紛掛印出場
三、「白諭」攝政王的「無印表演」
四、洪經略的「大學士印」
五、清入關初期官印的全面改制及引發的震蕩
第四章
四方朝鮮國王印的傳奇
一、遲到的明初「朝鮮國王印」
二、清崇德時期的「換印」風波
三、「盛世」換印,兩重風景
四、清賜「大寶」落寞謝幕
第五章
乾隆的官印改革
一、乾隆繼承的官印祖產
二、高宗「鑒寶」
三、國家官印改鑄工程
四、「圖記」轉正
五、皇史宬欽命將軍印
第六章
嘉、道以降官印製度履霜之漸
一、官印避諱到達頂峰
二、行在兵部印失竊案
三、安南與越南的距離只差一方國王印
四、不翼而飛的「天王金璽」
五、「天師」印的沉浮
六、禁不住的官印造假
第七章
慈禧印章的虛實
一、「慈禧皇太后之寶」及相關璽印
二、「御賞」與「同道堂」印
三、「鳳沼恩波」的餘波
四、身後謚寶猶作妖
第八章
東西方官印的碰撞與融合
一、清初中俄外交印事
二、清廷與普魯士及各德意志公國訂換「印約」
三、西方駐華機構公章的「中國化」
四、大清衙門中的「西式」官印
第九章
晚清官印的式微與墜落
一、「欽差」關防泛濫成災
二、圓明遺璽今何在
三、美、英聯軍太廟竊璽事件
四、一枚「笑話」官印的誕生
五、不蓋「御寶」的皇帝諭旨
中編:印典備征
第十章
清代帝后、宗室官印
一、交泰殿「二十五寶」與「盛京十寶」
二、宮中小璽閑章
三、后妃寶印
四、帝后謚寶
五、宗室寶印
第十一章
清代中央衙門官印
一、內閣、軍機處官印
二、各部院及九卿官印
三、宗人府、內務府官印
第十二章
清代八旗、綠營官印
一、八旗官印
二、綠營官印
第十三章
清代地方及藩屬官印
一、各直省、府、州、縣官印
二、民族地區的官印
三、藩屬國王印
第十四章
清代官印的形制
一、印文
二、印材
三、制式
第十五章
清代官印的制頒
一、寶璽製作
二、印信鑄刻
三、官印頒繳
第十六章
清代官印的管理
一、官印日常管用
二、封印與開印
三、印信處罰制度
第十七章
清代公牘印信籤押制度
一、公牘鈐印
二、印信封緘
三、印鑒印色
下編:印詞印聞
第十八章
清代印詞脞繹
一、璽寶
二、印信
三、印章
四、印篆
五、關防
六、圖記
七、條記
八、鈐記
九、戳記
十、押記
十一、行在印
十二、行寶
十三、印牌
十四、寶牌
十五、掌印
十六、監印
十七、司印
第十九章
清代印聞拾遺
一、「襲封衍聖公印」
二、一瓣火漆君臣心
三、官印避諱滿篆為甚
四、乾隆「釣魚執法」
五、督撫關防不列全銜
六、斑斑「紫花」耀眼明
七、官印與陝甘分省
八、心有千千「結」
九、瘦羊「五經博士」印
十、「秋官辟邪」
十一、曾文正公的「凡爾賽」印
十二、雙臂「花印」入闈來
十三、「朱印藍戳」滿試卷
十四、官印失竊的幾幀案情現場回放
十五、「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十六、七品縣印的一品待遇「一日游」
十七、腦補「失火救印」
十八、「成塵木印」亦招魂
十九、「大內檔案」與清朝官印史料
附表
附表一
清代后妃王公寶、印一覽表
附表二
清代文武各衙門印一覽表
附表三
清代文武各衙門關防、圖記、條記一覽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