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理法-原理 問題與實務 劉劍峰 978751979780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14
商品編號: 978751979780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保理法-原理 問題與實務
ISBN:9787519797805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劉劍峰
頁數:48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827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集理論探索與實踐指導於一體的保理專著,全書共六章。第一章從保理的功用而非「定義」切入,辨析保理與債權轉讓、讓與擔保、質押、代付等法律現象的異同,剖析其核心商業優劣勢,澄清常見誤解。第二章聚焦保理業務參与方的法律主體問題,重點介紹了有關保理業務的擔保人問題。第三章圍繞保理合同全生命周期展開,重點討論了保理合同效力的各種形態以及常見誤解,並對保理合同的起草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第四章全方位解析應收賬款的所有法律問題,是全書的核心章節。第五章圍繞轉讓通知展開介紹,凸顯了轉讓通知的獨特作用與商業價值。第六章聚焦保理糾紛的實戰應對,重點討論了管轄矛盾、請求組織、執行清算等焦點問題。本書最後還收集了儘可能齊全的地方法院司法規範性文件,供讀者參考。

作者簡介

劉劍峰,華東政法大學法律碩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合作碩士生導師,上海潮信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上海市律師協會非銀行金融委員會、原融資租賃業務研究委員會委員。

目錄

第一章 保理概要
一、如何理解保理
(一)理解的障礙
(二)保理的價值
(三)保理優劣勢
二、常見的保理類型
(一)融資性保理
(二)非融資性保理
(三)正向/反向保理
(四)明/暗保理
(五)其他分類
三、法律關係辨析
(一)保理不等於債權轉讓
(二)保理不是債權讓與擔保
(三)保理不是以物抵債
(四)保理不是抵銷
(五)保理不是應收賬款質押
(六)保理不是代付墊付
(七)保理不是保證
(八)與債權收取授權的關係
(九)與債權買賣合同的關係
(十)與發票/票據貼現的關係
(十一)與債權信託的關係
(十二)保理與融資租賃
第二章 業務主體
一、保理人
(一)從業主體管制
(二)交易結構管制
(三)合同內容管制
(四)監管依據區分
二、應收賬款債權人
(一)不限於「企業」
(二)債權人甄別
(三)分支機構
三、應收賬款債務人
(一)「核心企業」
(二)債務人甄別
(三)其他情況
四、擔保人
(一)擔保什麼債權?
(二)擔保類型與責任
(三)債務加入與保證
(四)擔保人的資格
(五)擔保效力與決議
(六)擔保的法律規避
(七)借名(代持)擔保
(八)擔保人「脫保」
(九)先於主債權設立
(十)跨境對外擔保
第三章 保理合同
一、保理合同的形式
(一)訂立形式
(二)書面形式
(三)電子簽約
(四)掃描簽約
二、保理合同的條款
(一)合同的起草
(二)業務類型、服務範圍
(三)基礎交易合同、應收賬款信息
(四)融資條款
(五)商業糾紛、信用風險
(六)追索權、回購、反轉讓
(七)其他條款
三、保理合同的無效與不成立
(一)成立與生效的關聯
(二)「不成立」與「無效」的聯動
(三)無效事由
(四)不成立事由
(五)「前提說」的揚棄
四、無效及不成立的後果
(一)「名保實貸」
(二)失去應收賬款
(三)維權費用減額
(四)爭議解決條款
(五)擔保人責任
(六)其他影響
第四章 應收賬款債權
一、應收賬款和金錢債權
(一)法律角度
(二)會計角度
(三)適保性審查
(四)發票的作用
二、應收賬款的轉讓
(一)立法回顧
(二)依據什麼合同轉讓
(三)何時轉讓
(四)轉讓的法律意義
(五)債權法定移轉
(六)轉讓登記
(七)權利衝突
(八)不當得利
(九)轉讓限制
(十)涉外轉讓
(十一)發票開具
(十二)場內轉讓
(十三)優先轉讓
四、將有應收賬款
(一)名稱變換
(二)何以界定
(三)特定化與可識別
(四)類型歸納
(五)何時轉讓
(六)轉讓通知
五、票據與應收賬款
(一)票據權利
(二)與原債的關係
(三)票據金融
(四)票據保理
(五)類票據
(六)票據質押
六、虛構應收賬款債權
(一)虛構的方式
(二)虛構與「確權」
(三)對各合同的影響
(四)明知、應知與審慎義務
(五)「不得對抗」的效力
(六)舉證責任
(七)侵權問題
(八)民刑交叉
(九)與其他法條的關係
(十)刑事罪名
第五章 轉讓通知
一、獨立價值
(一)規則基本面
(二)與債權轉讓的關係
(三)與轉讓登記的關係
(四)與保理合同的關係
二、對債務人的影響
(一)債權轉讓對其生效
(二)受轉讓通知保護
(三)沉默的權利
(四)限制變更、終止的權利
(五)中斷訴訟時效
(六)適用「保證」和「質押」
三、對出讓人的影響
(一)合同約定返還
(二)收取授權追認
(三)不當得利返還
四、對受讓人的影響
(一)請求應收賬款債務人付款
(二)「優先但有限取得」
(三)與登記優先規則的關係
(四)「接受履行受讓人」的權利
五、通知何以有效
(一)適格的發出主體
(二)充分的通知材料
(三)完整的通知內容
(四)可還原的通知方式
(五)正確的寄收件人
(六)完整的收件地址
(七)合理的通知時間
(八)確定到達的時間
(九)「收到」與「知曉」
(十)「假章」回執=沒通知
(十一)債權轉讓合同的效力隔離
(十二)債務人拒收
(十三)轉讓通知的撤銷與撤回
六、間接付款
(一)間接付款的威脅
(二)間接付款的成因
(三)對間接付款的應對
七、補充債權信息
(一)確認真實性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