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英國脫歐、特朗普現象、中產階級泡沫化《贏者通吃》深度剖析西方右翼民粹勢力再次興起與經濟新自由主義神話破滅之間的關聯。 比爾·蓋茨、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桑德爾、《21世紀》作者托馬斯·皮凱蒂力薦,《金融時報》《赫芬頓郵報》《經濟學人》年度好書。 這是一部深度調查報告。作者闡明在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中的獲利贏家如何試圖幫助輸家,同時並不想改變讓自己保持優勢地位的市場運作。接續《21世紀<資本論>》《逃離不平等》《人類世的「資本論」》,探討如何真正實現平等與公正。對於想更透徹地了解右翼勢力為何接連高漲的讀者來說,本書是必讀指南。內容簡介
家境殷實的希拉里·柯恩在大學畢業時面臨艱難選擇:是去麥肯錫、高盛等頂級諮詢公司,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幫助窮人、改變世界?研究性別偏見與性別歧視二十余年的哈佛商學院社會心理學家艾米·柯蒂因一段演講在社交媒體上走紅,此後她卻被迫面臨針對她本人的貶損聲浪。卸任總統職務后,柯林頓便憑藉發起「全球行動計劃」成為慈善偶像,他未曾料到,特朗普的「美國優先」不僅讓希拉里敗選,更是對他所倡導的全球主義共識的否定。 對普通美國人來說,三十年間眼花繚亂的科技創新沒有讓其平均收入相應增加,從中獲益的只是一小部分精英。這些精英宣稱自己支持變革,希望帶頭推動社會變革,就好像那是他們打算投資的一支股票,問題在於:本質上是維持現狀的方法,如何能夠「改變世界」? 越來越多的人不滿於精英們坐在會議室里高談變革之道,印度裔美國作家阿南德·吉里德哈拉達斯剝絲抽繭,從經濟、政治、科技創新等諸多方面剖析美國的下沉年代。作者簡介
阿南德·吉里德哈拉達斯,記者、作家、TED金牌演講人、麥肯錫諮詢公司前分析師。先後求學於密歇根大學、牛津大學和哈佛大學。2005年至2016年擔任《紐約時報》的駐外記者和專欄作家。目前在紐約大學教授新聞寫作。他獲得哈佛大學文化人文主義傑出成就獎、紐約公共圖書館的海倫·伯恩斯坦獎等多個獎項。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