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胥剛,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攀枝花學院黨委書記,四川省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傳統文化背景下攀西地區特色文化應用研究團隊”主持人,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攀西康養產業研究中心”負責人,四川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四川省釩鈦文化普及基地”首席專家,四川省社會科學評獎專家,四川省高教指導委員會中文教指委成員,攀枝花市委直接掌握聯繫高層次人才和突出貢獻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傳統文化、攀西特色文化、鄉村振興。公開發表論文17篇,主持和主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3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四川省重大(重點)項目4項;出版著作3部;曾獲”四川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優秀校長”“四川省特級教師”榮譽稱號;主講國家級一流課程l門,獲四川省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項。
目錄
1 導論
1 1 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與特色康養小鎮耦合協同發展的意義
1 2 國內對鄉村振興的研究情況
1 3 特色小鎮的相關研究
1 4 產業集聚的相關研究
1 5 耦合協同的相關研究
2 鄉村振興與特色康養小鎮耦合協同發展理論基礎
2 1 鄉村振興戰略
2 2 特色康養小鎮概念及相關理論
2 3 產業集聚理論
2 4 特色康養小鎮與鄉村振興耦合協同發展的理論基礎
3 攀西民族地區特色康養小鎮發展歷程、問題及解決路徑
3 1 攀西民族地區區劃沿革和特色康養小鎮發展歷程
3 2 攀西民族地區發展特色康養小鎮面臨的問題
3 3 發展特色康養小鎮助力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
4 特色小鎮產業集聚效應及其影響機理
4 1 規模效應對特色小鎮的影響
4 2 專業化和多樣化集聚效應
4 3 市場內生和政府外推驅動力對特色小鎮影響
4 4 開放條件經濟一體化
4 5 經濟全球化對服務業的影響
5 攀西民族地區特色小鎮推動鄉村振興的功能分析
5 1 鄉村振興的階段性要點及理論解釋
5 2 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特色發展路徑探討
5 3 攀西民族地區特色小鎮推動鄉村振興的功能
5 4 攀西民族地區特色小鎮對鄉村振興的促進功能
6 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與特色康養小鎮耦合協同推進的動力機制
6 1 二者互動關係所反映攀西民族地區的現實發展困局
6 2 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與特色康養小鎮契合互動的內在邏輯
6 3 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與特色康養小鎮耦合協同關係的理論闡釋
6 4 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戰略中特色康養小鎮的動力機制
7 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與特色康養小鎮耦合協同機制研究
7 1 發達國家鄉村發展與中國鄉村發展的歷程梳理
7 2 攀西民族地區發展特色康養小鎮的條件
7 3 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與特色康養小鎮耦合協同的邏輯關係
7 4 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與特色康養小鎮耦合協同機制分析
7 5 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與特色康養小鎮耦合度分析
7 6 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與特色康養小鎮耦合協同發展方向
8 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與特色康養小鎮耦合協同推進機制的思考
8 1 加強宏觀層面的政府制度供給
8 2 特色康養小鎮產業的網絡化複合發展
8 3 強化微觀內部動力的形成
8 4 攀西民族地區特色康養小鎮規範發展思路
8 5 建立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與特色康養小鎮耦合協同機制體系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