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詩學源流 (精) 錢志熙著 978710116952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華書局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005
商品編號: 978710116952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古典詩學源流 (精)
ISBN:9787101169522
出版社:中華書局
著編譯者:錢志熙著
頁數:87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748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雅、頌、風、騷是中國詩史的源頭與經典,漢樂府為後世文人詩的母體,魏晉南北朝是古代文人詩藝術傳統確立的時代,唐、宋、元、明、清則是其發展、復變的時期,波詭雲譎,層巒疊翠。歷代文人創作了無數的動人篇章,堪稱世界文學之奇觀,傳統文化之精華。中國也因此而被稱為詩的國度。 本書匯聚作者二十余年來對中國古典詩學的研究成果與心得,立足於詩學本身的範疇來探討它的源流演變,對古典詩學的內涵和概念、詩史演進的趨勢和規律,以及具體的詩體與詩人流派等都作了豐富的探討。作者認為中國古典詩學是產生存在於中國古代語境與實踐活動中的一個自足、圓滿的理論系統,通過對這一詩學系統作各種史學的、美學的探究,可以一窺中國詩史的真相。

目錄

前言
「詩學」一詞的傳統涵義、成因及其在歷史上的使用情況
中國古代詩學演進的幾種趨勢——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詩學形態為中心
歌謠、樂章、徒詩——論詩歌史的三大分野
表現與再現的消長互補——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一種規律
群體的影響與個體的超越——試探傑出文學家的成功規律
從群體詩學到個體詩學——前期詩史發展的一種基本規律
從歌謠的體制看「風詩」的藝術特點——兼論對《毛詩》序傳解詩系統的正確認識
從王官詩學、行人詩學到諸子詩學——先秦時期詩學及其發展進程的再認識
先秦「詩言志」說的綿延及其不同層面的含義
論《毛詩·大序》在詩歌理論方面的經典價值及其成因
樂府古辭的經典價值——魏晉至唐代文人樂府詩的發展
論魏晉南北朝樂府體五言的文體演變——兼論其與徒詩五言體之間文體上的分合關係
齊梁擬樂府詩賦題法初探——兼論樂府詩寫作方法之流變
論齊梁陳隋時期詩壇的古今分流現象
論唐代格式、復古兩派詩論的形成及其淵源流變
唐人比興觀及其詩學實踐
唐詩境說的形成及其文化與詩學上的淵源——兼論其對後世的影響
論唐詩體裁系統的優勢
唐人樂府學述要
論初唐詩人對元嘉體的接受及其詩史意義
論絕句體的發生歷史和盛唐絕句藝術
論初盛唐時期古體詩體制的發展
論王維「盛唐正宗」地位及其與漢魏六朝詩歌傳統之關係
論李白《古風》五十九首的整體性
論李白樂府詩的創作思想、體制與方法
杜甫詩法論探微
「百年歌自苦」——論杜甫詩歌創作中「歌」的意識
試論「四靈」詩風與宋代溫州地域文化的關係
論《千家詩選》與劉克莊及江湖詩派的關係
論詞體的徒詩化進程
從宋詞困境看姜夔在詞體詞風方面的突破
論龔自珍詩歌的復與變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