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戰爭與和平》堪稱長篇小說領域的扛鼎之作,對於整個人類社會來說,戰爭與和平就是兩種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托爾斯泰憑藉高超的寫作技藝完美地駕馭了如此宏大的主題。慘烈的戰爭場面、爾虞我詐的政治交鋒、歌舞昇平的貴族生活和充滿田園風光的農村生活,托爾斯泰的筆觸抵達了社會的方方面面,譜寫出一部波瀾壯闊的民族史詩。與宏大主題交相輝映的是一個個鮮活具象的個體,人物在情節中成長,通過「心靈辯證法」完成心靈的蛻,而這種變化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令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將之與自己的生活聯繫起來,從而對生活產生新的理解,可以說讀過《戰爭與和平》和沒讀過《戰爭與和平》人們過的是兩種不同的生活。內容簡介
《戰爭與和平》是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的代表傑作,以獨特的寫作方式和宏大的主題,極大地擴展了小說的領域和疆界。小說以1812年俄法戰爭背景,由戰爭與和平兩大主題支撐起全書框架,人物和情節在兩個主題間自然地穿插流動,圍繞俄國上流社會的四大家族,托爾斯泰的筆端上至帝王貴胄、將軍統帥、名門貴族,下至前線士兵、士紳雜役、鄉野村夫,五百多位纖毫畢現的人物穿插其中,全面展現了當時俄國社會的廣闊圖景。鮮活的人物形象與宏大的時代背景交相輝映,構成了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俄羅斯民族史詩。在此基礎上以三位主人公:安德列、娜塔莎和皮埃爾代表,托爾斯泰細膩地描繪了宏大歷史背景下的個體心靈如何成長和變化。宏大的主題背景,複雜多樣的社會互動,以及人類心靈的發展變化,三者相互穿插使《戰爭與和平》變得無比立體和厚重,因而成為長篇小說這一體裁中的扛鼎之作。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小說家、評論家、劇作家和哲學家。托翁是一位多產作家,也是世界公認的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同時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家。托爾斯泰出身於名門貴族,享受著優越的家庭條件。他一歲半喪母,九歲喪父,由姑媽撫養長大。 托爾斯泰自幼就開始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但是他並不喜歡上流社會的生活,他將全部精力與情感寄託于文學創作。他的作品多描寫俄國革命時期的人民的頑強抗爭,因此被稱為「俄國十月革命的鏡子」。列寧曾稱讚他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讀客三個圈經典文庫》《一個地主的早晨》等。目錄
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