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內-中法聯姻的山東傳奇 保羅.理查德.阿博特 978751174835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央編譯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96
商品編號: 978751174835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四海之內-中法聯姻的山東傳奇
ISBN:9787511748355
出版社:中央編譯
著編譯者:保羅.理查德.阿博特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737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保羅 理查德 阿博特,1910年至1945年在中國山東和湖南工作、生活。他精通漢語、德語和法語。憑藉深厚的文化背景、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對當地生活的親身體驗,他對中國文化和複雜局勢下的中國社會有著獨特且深入的理解。
★中央編譯出版社新系列:”世界儒學譯叢:國外山東印象”
★百年前的”傳統”中國青年,如何在時代洪流中追尋自由與真愛?
★以一戰期間的中國為背景,展現新舊思想激烈碰撞的時代風貌
①故事主題深刻:
小說共有兩條主線:一是中法青年的跨國愛情故事,二是中國進步青年對抗封建禮制的成長歷程。這兩條主線交織融合,不僅展現了跨越文化、國界與戰爭的真摯情感,還生動刻畫了普通人在歷史洪流中的堅持、奮鬥與蛻變。作品通過個體命運折射出時代的巨變,傳遞了奮發向上、堅定追求的精神,對當代青年具有深刻的啟發與激勵意義。
②情節 跌宕起伏:
主人公永福從逃離包辦婚姻到遠赴法國,再到戰場邊緣的奮鬥與成長,經歷了一系列充滿戲劇性和張力的情節 ;他與讓娜的相遇、相愛,以及戰爭爆發後面對的重重艱難抉擇,將愛與戰爭的主題巧妙融合。此外,貫穿整部小說的反派角色也為情節 的發展增添了更多懸念與緊張感。
③ 敘述視角獨特:
作者以自己在華外國人的身份、背景、理解力,講述了中國勞工、法國女孩、東方文化、西方文化、儒家學說、基督交易獨特的”三重視角”(作者的寫作視角、中國青年的成長視角、法國女孩的觀察視角)讓作品更加多元。
④ 文化信仰衝突:
永福與讓娜的愛情不僅是個人情感的交匯,更是兩種文化與信仰之間的碰撞與融合。作品在婚姻觀念、家庭觀念、宗教信仰等層面深入展現了中西方價值觀的差異與協調,並探討了文化衝突中的理解與包容。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描寫中巧妙揭示了各種信仰與觀念的局限,以細膩而深刻的筆觸為作品增添了一層發人深省的諷刺意味。
⑤ 新舊思想碰撞:
故事背景設定在一戰期間,也是民國初期,那個時期的中國正經歷著新舊思想激烈碰撞的關鍵時刻。永福的成長歷程象徵著中國青年從傳統束縛走向新思想的覺醒;而讓娜的探索精神則體現了西方對東方的好奇,以及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內容簡介
《四海之內:中法聯姻的山東傳奇》是保羅 理查德 阿博特於1930年在上海出版的一部英文小說。小說背景設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故事講述了山東進步青年永福為逃離包辦婚姻的束縛,加入中國勞工旅前往法國工作。在法國,身處底層的永福沒有停止學習,憑藉才智與努力,他從勞工中脫穎而出,晉升為營地翻譯員。後來,他因一次英雄救美的舉動結識了法國姑娘讓娜。儘管兩人來自不同的國度,擁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但這些差異並未阻礙他們之間真摯的愛情。這對善良、開朗、積極的年輕人最終走到了一起,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殘酷的戰爭使得讓娜失去了親人,帶著沉重的傷痛,她決定與永福一同回到中國,開始新的生活。懷揣著對陌生國度的強烈探索欲望,讓娜隨永福踏上了返鄉之旅
阿博特通過這部小說探討了家庭與個體、責任與自由等在當下仍有討論意義的話題,描繪了中國歷史轉型時期東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小說不僅展現了中國勞工的經歷與貢獻,也展現了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獨特風貌。

目錄

序章 / 1
第 一 章 家族 / 5
第 二 章 緊密相連 / 17
第 三 章 去法國當苦力 / 32
第 四 章 加拉哈德騎士 / 54
第 五 章 家 / 63
第 六 章 上尉 / 68
第 七 章
第一堂漢語課 / 74
第 八 章 牢籠 / 83
第 九 章 自由和伴侶 / 88
第 十 章 悲慘世界 / 94
第十一章 死亡之門 / 103
第十二章 戀愛課程 / 114
第十三章 芝罘 / 135
第十四章 旅程 / 146
第 十 五 章 宣佈消息 / 159
第 十 六 章 到達 / 167
第 十 七 章 做衣裳 / 181
第 十 八 章 是妻還是妾 / 195
第 十 九 章 法律 / 203
第 二 十 章 神奇的蕾絲 / 217
第二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學生 / 224
第二十二章 瘟疫 / 232
第二十三章 堅持或妥協 / 244
第二十四章 新年 / 252
第二十五章 強盜 / 261
第二十六章 月下之戰 / 270
第二十七章 歸途再啟 / 289
尾聲 / 293

在線試讀
堯鴻泰既不輕易改變他的著裝,也不輕易改變他的想法。儘管”馬蹄袖”早已過時,這位上了年紀的中國學者依然穿著它,袖口垂落蓋住指尖,長袍掃過地面。中華民國已經成立四年了,但他依然堅持留著一縷細長的辮子。他身上的一切似乎都很長,連指甲也不例外。唯一不凸顯他修長身形的是一件寬袖的黑色緞面短上衣,他的辮子在後背留下了油膩的印子。這件上衣已經不新了,手肘處被磨得發亮。
這位老先生面容清瘦,他略顯鉤狀的鼻子和明亮犀利的眼睛讓人想到了獵鷹。緊閉的嘴角常常微微上揚,時而帶著嘲諷,時而帶著輕蔑。兩撇長長的鬍子從嘴邊低垂下來,當他陷入沉思或情緒激動時,這些鬍子以及下巴上勉強算得上鬍鬚的稀疏毛髮就會派上用場。事實上,根據他撫摸八字鬍和拉扯下巴鬍鬚的力度,他的朋友們就能判斷出他有多激動或多困惑。
長時間待在室內讓堯鴻泰的膚色略顯蒼白,儘管如此,他依舊是位相貌堂堂的男子,總能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尊敬。他個子高挑,舉止穩重,平時說話聲音輕柔,但面對家人時卻變得不耐煩。三十二年的鄉村教書生涯並沒有削弱他對自己觀點的堅持,而且,實話說,他的鄉親們對他也持相同的看法,那就是他在待人接物時往往顯得傲慢。
堯家是山東東部的一個古老且尊貴的家族,屬_xFFFF_牟平南部地區的地方士紳階層。堯家原本有三個兄弟,但最小的弟弟染上了賭博,並因吸食鴉片的惡習過早地離開了人世,沒有留下子女,只留下大約一半的家產。弟弟的遺產平分給兩位哥哥後,哥哥們過上寬裕但算不上奢華的生活。他們倆都與富裕家庭的女子成了親,親戚眾多,關係和睦。身為農民的弟弟堯鴻南已經有了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而教書的哥哥卻一直沒有孩子。按照習俗,為了延續姓氏,並在自己離世後有人祭拜和供奉,哥哥收養了弟弟的大兒子,一個名叫永福的二十二歲小夥子。不過,這位年輕人仍住在自己原來的家裡。
中華民國引入了許多關於教育的新理念,堯鴻泰卻一概不採納。法律規定禁止教授傳統典籍,倡導學習算術、地理等新潮科目,而這些都不是這位老先生能夠教授的。但新規尚未嚴格執行,也總有辦法安撫那些令人頭疼的學校督察員。因此,學校的科目照舊還是那些。
天一亮,堯鴻泰的學生們就來到寺廟的學堂。除了吃飯,他們一直待在學堂,直到光線變昏暗,直到他們無法看清那一行行單調的黑色字體。
三十多年來,堯鴻泰一直帶領學生們學習四書五經。起初,學習就像鸚鵡學舌。學生們花了四年時間逐字逐句地背誦經典,直到第五年,他們才開始把這些難以理解的聲音和意義聯繫起來。
當學生認為自己已經充分掌握了某一段落時,他就會離開自己的凳子,走到堯鴻泰的桌前,把翻開的書在老師面前擺好,然後背過身去,開始大聲背誦。這就是所謂的 “背書”。如果學生背錯太多或需要頻繁提示,那他就慘了。他可能要挨上一記耳光才能回到座位上。
一天臨近正午,老先生的弟弟踏入了學堂。他的到來既不算闖入,也構不成打擾,沒有人對這個皮膚黝黑、身材結實的農民特別留意。他也穿著藍色衣服,但他的上衣只到膝蓋,比老先生的短得多,腰間歪歪扭扭地系著一塊髒兮兮的棉布。他的長褲在腳踝處用寬寬的白色帶子紮緊,腳上穿著豬皮底的粗布鞋,頭上裹著厚厚的淺灰色毛氈頭巾。
他禮貌性地問了句 “吃了嗎?”,然後給自己的長柄煙斗添上煙絲,坐在那裡若有所思地抽了起來。學生們或大聲地朗誦課文,或用唱歌般的調子背誦先賢們高深莫測的名句。他又一次添滿了煙斗,老先生見他似乎有話要說,便看了看門口照進來的一小片陽光。通過光線與門檻呈現的角度,老先生知道快到正午時分了。”出去吧!”他草草把這群年輕人打發走,然後轉向來者。
兩人似乎都不急於進入正題。在他們看來,沉默既不無禮,也不尷尬,而是一個斟酌言辭的好機會。即使在哥哥打破沉默後,弟弟也不急著吐露為什麼來。相反,他小心翼翼、拐彎抹角地繞著話題,就像對待一隻隨時要飛走的鳥兒。他提到了春耕、乾旱、最近流行的天花,直到把煙抽完,把煙灰在鞋子上敲落。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