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十七帖》因札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草書代表作,被奉為「書中龍象」「草書圭臬」。原墨跡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全本收錄了二十九通信札,據考證,多為寫給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信。書寫時間從東晉永和三年至昇平五年,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 王羲之,世稱王右軍,東晉時期文學家、書法家。王羲之不僅精通各體書法,集當時書法藝術之大成,更是自成一家,開創了具有獨特風格的王派書法,被後人稱為「書聖」。其代表作除了草書《十七帖》,還著有膾炙人口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十七帖》的風格沖和典雅,不激不厲,無一般草書的狂怪怒張,透出一種中正平和的氣象。其用筆方圓並用,納方于圓,藏折于轉,寓剛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勁于婉媚之內,簡潔練達而動靜得宜。筆法結構有點畫照應、平衡端正、縮放合度等特點。學習《十七帖》,可以幫助習書者更好地領略草書的境界與法門。目錄
《晉王羲之十七帖/傳世碑帖精粹》無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