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蘭亭序》又稱《蘭亭敘》《蘭亭集序》《臨河帖》《禊帖》等,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王羲之書。 王羲之(三○三—三六一),字逸少,琅邪(今山東臨沂)人,曾任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東晉書法家。他出身貴族,幼時學書于衛夫人,后博採群家,創造出不同於漢魏質樸淳厚的書風。他的書法妍美中充滿雄壯之氣,俊雅流便,影響後世書風,被後人譽為「書聖」因為其子王獻之也是著名書法家,世人稱其父子為「二王」。 《蘭亭序》是王羲之五十歲的作品,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其實《蘭亭序》是王羲之即興書寫的草稿。永和九年一三五三一的暮春時節,他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一今浙江紹興一蘭亭集會,曲水流觴,大家飲酒作詩,感受山川之美,又感慨人生苦短,會後集詩為冊,王羲之寫此文以為序。《蘭亭序》文字優美,讀之常令人讚歎。而其書法婉轉靈動,變化多姿,轉折處筆勢連綿,流暢而富有韻致,體現了王羲之極高的書法造詣。明董其昌評價:「右軍《蘭亭序》章法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如,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 惜《蘭亭序》真跡早已佚失,所存墨跡本皆是後人摹本。本冊為「神龍本」,是由唐太宗時期的書法家馮承素所臨摹。這是傳世摹本中最為精美的一本,是學習王羲之行書必臨的摹本。目錄
《晉王羲之蘭亭序》無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