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章太炎的古學功底為鏡,映照漢語穿越千年的美學光芒。這位被梁啟超譽為「清代學術殿軍」的國學大師,以訓詁考據為鑰,打開漢字形音義的神秘寶庫:從甲骨文的龜甲裂紋到唐詩的平仄韻律,從「人」字的躬身意象到「江」字的濤聲迴響,每個字元都承載著先民的智慧與文明的密碼。書中不僅解析《說文解字》《廣雅疏證》等典籍中的語言智慧,更將漢語置於歷史長河中,展現其作為文化基因的獨特魅力。章太炎以學者的嚴謹與詩人的浪漫,揭示漢語之美不僅在於字形的優雅、音韻的和諧,更在於其血脈中流淌的文化記憶。這既是一部探尋語言本源的佳作,更是一曲獻給母語的深情讚歌,讓讀者在現代文明中重拾漢字的溫度,觸摸文化基因的永恆脈動。作者簡介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初名學乘,字枚叔。后改名絳,號太炎。浙江餘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學家,著作有《國學講習會略說》,《國故論衡》、《國學概論》、《菿漢三言》、《文始》、《國學略說》等。目錄
小學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