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廣東新語》是明末清初嶺南學者屈大均所著的地方風物筆記,成書于康熙年間。全書共二十八卷,分天、地、山、水、詩、文等二十八個門類,系統記述了廣東地區的山川地理、物產風俗、方言歌謠、歷史人物及海外貿易等,堪稱嶺南文化的百科全書。作者以實地考察為基礎,融歷史考證與文學筆法於一體。作為清代筆記體方誌的代表作,該書兼具史料價值與文學價值,是研究明清廣東社會的重要文獻。作者簡介
屈大均(1630一1696),字翁山,又字介子,別號很多,有泠君、華夫、五岳外氏、九卦先生、髻人等,廣東番禺人。他從小在父親屈宜遇(字原楚,號澹足)的督責下讀書,「日誦不問何書,必以數千言為準」(《翁山文外·先考澹足公處士四松阡表》)。又天資聰穎,「年十四五,甫知問學,即皇皇親師友,從里中賢豪長者游」(《翁山文鈔·黎太僕畫像記》)。南明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他經名僧天然和尚推薦,師從順德名士陳邦彥讀書于越秀山,治《周易》、《毛詩》,兼及捭闔、陰陽、劍術、輿地之學。目錄
廣東新語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