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魯迅雖以小說雜文名世,然實一詩人也。20世紀前半葉,中國政衰民困,魯迅詩文,應時而出,類多怨憤譏刺。昔有英格蘭文豪自稱持劍之戰士,魯迅雖文人而具戰士風采,掙扎苦鬥,剛健勇猛,文字亦有匕首投槍之稱。雖然,魯迅之詩頗近小雅之旨,情深意切,溫柔敦厚。或隱喻,或婉轉,較少鋒芒畢露之言,不乏懇切中和之音。觀其七十余首新舊體詩,獨白,對白,歌詠,吶喊,嘉孺子,哀婦人,悼老友,思賢者,譜敘心曲,寫照傳神。內容簡介
魯迅一生創作了新舊體詩七十余首、散文詩二十余篇,另有譯詩若干。他的詩作十分精粹,有些名句甚至成為其一生學問文章的總綱和寫照,至今傳頌眾口,如「橫眉俯首」聯、「度盡相逢」聯。他以「我以我血薦軒轅」表達志向,以「夢裡依稀慈母淚」抒寫親情,以「于無聲處聽驚雷」凝聚期待。魯迅的一生是詩意的,毋寧說,他將生命活成詩。他的散文乃至小說也飽含詩意,即便是有投槍匕首之稱的雜文,也像一首首諷刺詩。他浸潤了溫柔敦厚的詩教,彷徨于荊棘滿地的路途,吶喊于荒蕪寒凝的曠野,發而為詩,顯示了「興觀群怨」的博大和深廣,給人以警醒、鼓舞和鞭策。作者簡介
黃喬生,著名學者,魯迅、周作人研究專家。北京魯迅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魯迅研究月刊》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魯迅研究會秘書長。主要著作有《自然與人生的盛宴》、《走進魯迅世界》、《度盡劫波——周氏三兄弟》、《魯迅與胡風》等。他為寫作此書,用五年時間來考察和整理相關史料,對發生在八道灣十一號內部的重大事件都做了詳細的還原和分析。在還原歷史真相上,堪稱前所未有的詳盡和具體。目錄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