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業種養結合模式的形成機理及經濟效益研究 寶烏雲塔娜 烏雲花 978752430012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經濟管理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52430012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奶牛業種養結合模式的形成機理及經濟效益研究
ISBN:9787524300120
出版社:經濟管理
著編譯者:寶烏雲塔娜 烏雲花
頁數:24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664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農牧業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首先,採用多案例紮根理論的方法識別影響奶牛業「牧場養殖+牧場種植」內部循環和「牧場養殖+農戶種植」的外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形成的內外部影響因素,並結合交易成本理論、環境規制理論和行為經濟學理論構建奶牛業內部和外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形成的理論分析框架;同時採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從牧場和農戶視角實證檢驗奶牛業內部和外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的形成。其次,採用QCA方法和內生轉換模型,從牧場和農戶維度探究奶牛業內部和外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的經濟效益,為中國奶牛業種養結合生態模式轉型提供政策建議。

作者簡介

寶烏雲塔娜,蒙古族,內蒙古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內蒙古財經大學會計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非職業會員,中級會計師,中國農業技術經濟學會理事會理事,內蒙古「英才興蒙」人才工程六層人選。主持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內蒙古社科規劃項目1項、內蒙古自治區平台項目2項。發表論文6篇,其中SCI論文1篇、CSSCI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

目錄

第1章 引言
1 1 研究背景
1 2 研究意義
1 2 1 理論意義
1 2 2 現實意義
1 3 文獻綜述
1 3 1 種養結合模式的發展
1 3 2 種養結合模式的效益
1 3 3 種養結合生態模式的形成及影響因素
1 3 4 文獻述評
1 4 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1 4 1 研究目標
1 4 2 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
1 5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 5 1 研究方法
1 5 2 數據來源
1 6 本書的結構與技術路線
1 7 創新點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論基礎
2 1 概念界定
2 1 1 奶牛業
2 1 2 種養結合模式
2 1 3 奶牛業種養結合模式
2 1 4 經營效率
2 1 5 經濟效益
2 2 理論基礎
2 2 1 交易成本理論
2 2 2 外部性理論
2 2 3 農戶行為理論
2 2 4 生產者行為理論
2 3 本章小結
第3章 研究區域奶牛業發展現狀與樣本特徵
3 1 內蒙古奶牛業發展成就
3 1 1 綜合生產能力持續增強
3 1 2 傳統飼養方式逐漸轉變
3 1 3 牛奶質量穩步提升
3 2 內蒙古奶牛業發展瓶頸
3 2 1 經營成本逐年攀升
3 2 2 草產業發展緩慢
3 2 3 牧場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不高
3 3 內蒙古奶牛業發展潛力
3 3 1 乳製品消費潛力
3 3 2 自然條件優越
3 3 3 產業發展潛力
3 3 4 政策激勵環境
3 4 問卷設計與樣本特徵
3 4 1 問卷設計
3 4 2 樣本受訪者特徵
3 4 3 樣本參与種養結合情況
3 5 本章小結
第4章 奶牛業種養結合模式形成機理的紮根理論分析
4 1 問題的提出
4 2 研究設計
4 2 1 研究方法
4 2 2 案例選取
4 2 3 研究數據收集
4 3 內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的形成機理分析
4 3 1 紮根分析過程
4 3 2 內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形成的關鍵因素
4 3 3 內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的形成機理
4 4 外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的形成機理分析
4 4 1 紮根分析過程
4 4 2 外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形成的關鍵因素
4 4 3 外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的形成機理
4 5 本章小結
第5章 奶牛業內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形成的實證檢驗
5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5 1 1 養殖利潤和效率對內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形成的影響
5 1 2 環境規制和交易成本對內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形成的影響
5 1 3 環境規制和交易成本因素的調節效應
5 2 模型設定與變數選擇
5 2 1 實證模型設定
5 2 2 變數選擇及描述性統計分析
5 3 實證結果分析
5 3 1 基準回歸結果
5 3 2 內生性和穩健性檢驗結果
5 3 3 交易成本調節效應檢驗結果
5 3 4 環境規制調節效應檢驗結果
5 4 本章小結
第6章 奶牛業外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形成的案例及實證檢驗
6 1 牧場參与外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的案例分析
6 1 1 案例牧場選擇及介紹
6 1 2 牧場參与外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的歷程
6 1 3 SM牧場參与外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
6 2 農戶參与外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的實證檢驗
6 2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6 2 2 模型設定與變數選擇
6 2 3 實證分析結果
6 3 本章小結
第7章 奶牛業內部和外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經濟效益的實證檢驗
7 1 牧場參与內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的經濟效益實證檢驗
7 1 1 參与和未參与內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牧場的成本收益分析
7 1 2 內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牧場實現高經濟效益的條件組態檢驗
7 2 農戶參与外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的經濟效益實證檢驗
7 2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7 2 2 模型設定與變數選擇
7 2 3 實證分析結果
7 3 本章小結
第8章 結論及建議
8 1 主要結論與貢獻
8 2 政策建議
8 2 1 完善耕地流轉制度,助力內部循環種養結合模式的發展
8 2 2 控制約束型環境規制強度,增加激勵型和引導型規制舉措
8 2 3 強化服務體系建設,增強服務供給能力
8 2 4 構建多維農戶培訓制度,提升農戶對種養結合模式的感知
8 2 5 基於農戶資源稟賦條件,制定差異化的引導策略
8 3 研究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