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清代王金范選刻的《聊齋志異》首次印刷便為介景堂刻本,底本現藏於北京市文物局,由於世所稀見,該刻本對於了解和研究《聊齋志異》早期版本的雕印、流傳有著重要的文獻史料價值和傳播價值。此本為選刻本,宋允睿跋稱之曰「摘抄」,版心上端亦留有「誌異摘抄」字樣。全書收文275篇,其中11篇系從原篇分出之後附文。與其他不同處是打亂原來的篇目次序,仿《太平廣記》「採摭菁類,裁成類例」之方法,將所選篇目分做孝、悌、智、貞、義、賢、夢征、勇、情痴、書痴、炎涼等26類,其中「不孝」一類無文,故只有25類。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又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淄川(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城外蒲家莊人。清代著名的小說家、文學家。 他出身沒落地主家庭,連續四次參加舉人考試而全部落榜。直到72歲赴青州補為歲貢生。目錄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