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改革開放以來,作者劉桂生公開發表的文章。全書主要分為九個部分,主題分別為五四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中華文化自信、中西文化交流互釋、史家與史學理論、講座與訪談、為師之道、清華園溯源、獻輯佚和簡歷和年譜。其中「講座與訪談」部分所收的主要是作者在清華大學等校給研究生講課及接受採訪時發表的談話等。本書比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學術思想和治學風格。作者簡介
劉桂生(1930 8-2024 6),雲南昆明人。清華大學歷史系、北京大學歷史系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國家圖書館民國時期文獻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德國海德堡大學客座教授。曾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政協委員等。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歷史系,此後留校任教,長期從事中共黨史、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學術思想受陳寅恪、劉節、雷海宗、邵循正、丁則良以及孫毓棠、周一良諸教授之影響,承襲老清華「中西交匯、古今貫通」之學風,以「身、心、家、國、古、今、中、外」八事相通為要領,以維護髮展民族文化之自我更新為目的;強調為學須具「預流」思想和「一線」觀念,重視多學科交叉和多種語言、多種檔案在史學研究中之作用。目錄
一、五四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