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五四新文化-思想與觀念 王風 季劍青 978722013878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四川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85
商品編號: 978722013878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重訪五四新文化-思想與觀念
ISBN:9787220138782
出版社:四川人民
著編譯者:王風 季劍青
頁數:60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45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20世紀80年代以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研究成果可謂浩如煙海,本書收錄的文章,呈現了約四十年來「五四」思想研究的大致走向和研究內容的軌跡變化。通過本書,我們可以看到范岱年、竹內好、耿雲志、錢理群、王德威、許紀霖、王芳等不同代際學者之間關於「五四」思想的學術對話,亦能加深我們對作為中國現代思想之源頭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理解。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文章是圍繞五四與新文化運動前後的新起思想、觀念的相關研究,選取了不同學科、代際和地域學者在研究五四新文化這一領域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從不同角度分析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背景、思想流變及其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深遠影響。內容涵蓋了對五四時期科學與人生觀討論的反思、五四運動中的意識與組織,以及五四精神、目標與思想的多維解讀。通過這些深入的分析與討論,為讀者理解五四新文化運動提供了豐富的視角和洞見。

作者簡介

季劍青,1979年生,安徽肥東人。200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化所研究員,現為北京大學長聘副教授,主要從事民國北京都市文化和中國近現代文學與思想研究。著有《北平的大學教育與文學生產:1928—1937》《重寫舊京:民國北京書寫中的歷史與記憶》《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學與思想論集》,編有「傳燈:當代學術師承錄》(與張春田合編)、《北平味兒》,譯著有《中國現代女性作家與中國革命,1905一1948》《趙元任甲年自傳》。在《文學評論》《近代史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讀書》等刊物上發表各類文章數十篇。

目錄

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存目] 李澤厚
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哲學反思
——記二十年代初的科學與人生觀大論戰 范岱年
魯迅思想的形成 竹內好/著 李心峰/譯
五四式反傳統思想與中國意識的危機
——兼論五四精神、五四目標與五四思想 林毓生
五四運動中的意識與組織
——五四思想史新探 阿里夫·德里克/著 朱志敏/譯
五四新文化運動再認識 耿雲志
試論五四時期「人的覺醒」 錢理群
預言與危機
——中國現代歷史中的「五四」啟蒙運動 汪 暉
評五四運動 周策縱/著 劉雪明 凌偉中/譯
杜亞泉與東西文化問題的論戰 王元化
未完成的現代性[存目]
——論啟蒙的當代意義並紀念「五四」 高遠東
重訪五四
——論五四思想的兩歧性 張 灝
被壓抑的現代性
——沒有晚清,何來「五四」? 王德威
附:沒有五四,何來晚清?
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存目]
——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
「德先生」和「賽先生」之外的關懷
——從「穆姑娘」的提出看新文化運動時期
道德革命的走向 魯 萍
晚清民初現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歷史實踐 黃興濤
個人主義的起源
——「五四」時期的自我觀研究 許紀霖
《新青年》陳獨秀與康有為孔教思想論爭的歷史重探 彭春凌
《新青年》時期錢玄同思想轉變探因 倪 偉
視覺裝置與「寫實」方法的現代構築
——「美術革命」與「文學革命」的交集及其意義
王中忱
從訪碑到抄碑,從國魂到民魂
——以金石傳統三個脈絡解讀魯迅的「鈔古碑」
王 芳
嚴復「信達雅」爰及「所謂文字上的一種潔癖」 王 風
來源說明
主編簡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