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外源型現代化的一般規律考察了明治維新之路,大略形成如下認識:明治維新是以「思想的突破」為先導,以武士為領導,以獨特的國民性為精神動力,以巨大而高素質的人口資源為依託,以近代財金體制和憲政體制的構建為保障而推進的一項以西方先進國家為模範的改革運動。思想的突破是外源型現代化的先決條件。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最為難能可貴的是能夠在歷史的轉折關頭,認識形勢,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合理的行為選擇,把握社會發展的契機。江戶時代,世界正經歷著一場亘古未有的社會巨變。英法德美等西方國家率先啟動現代化的車輪,相率完成了從傳統農業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制度變遷,並藉其「文明」強勢將一切後進國家卷進由其開創的新的國際秩序中來。面對這一挑戰,該何去何從,考驗著每個國家或民族的想象力。一如其他後進國家,日本也被「卷到文明中來」的,不能不作出回應。不同於其他後進國家,日本的回應是有意識的而非無意識的。日本的回應之所以是有意識的,是因為在江戶時代已基本實現了思想的突破,初步完成能夠指導現代化的「意識形態配置」。作者簡介
郝秉鍵,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人,現執教於中央財經大學。主要從事晚清思想文化史、科技史和日本現代化研究,著述有《清通鑒》(嘉慶卷)、《19世紀晚期中國民間知識分子的思想——以上海格致書院為例》《晚清光學的傳人——基於期刊的考察》《思想的突破——日本現代化的先導》《日本的覺醒》《日本國民性回眸》《明治維新管窺》等。目錄
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