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一部美國科學史的導讀性著作,既概述了那個時代在科學方面所取得的令人神往的革新,也闡述了富蘭克林等開國元勛如何逐步成長為科學領域的智識領導者。作者以簡凝而規範的手法來寫作廣博的科學史,輔以借鑒大量著作與史料,證明科學史不只是理論發展的歷史,更是技巧與實踐進展的歷史。宏觀層面,作者從歷史、體制、組織和機構等角度描繪出美國科學的框架和全景;微觀層面,分別從天文學、物理學、數學、化學、生物學、地理學、醫學、農學等多個領域反應美國科學的不同側面。方便讀者理解美國科學史的脈絡和全貌。 本書文筆、譯筆均很流暢,是一部立意新穎的著作。詳細介紹了美國奠基人在科學、藝術、政治等方面的主張,字裡行間流淌著獨立思考的氣氛與18世紀理性時代的進步信念與主導思想。還論述了18世紀的重要先驅人物,他們既是各學科產生和發展的關鍵人物,又為美國科學的體制化進程做出了貢獻。如植物生理學奠基人斯蒂芬·黑爾斯、電學理論創始人本傑明·富蘭克林、現代熱學概念創始人約瑟夫·布萊克以及現代化學的主要帶頭人安托萬·洛朗·拉瓦錫。我們生活在一個由科學造就的世界,這個世界也因為有了科學而變得偉大、與眾不同。作者簡介
I 伯納德·科恩,1914—2003,哈佛大學科學史教授。多年負責編輯由薩頓創立的科學史權威刊物《伊西斯》。自1942年起,任教於哈佛大學,1977年成為維克多·托馬斯講席教授。1966年,在哈佛大學科學史系建立過程中,科恩起了重要作用。其多部著作被譯為十幾種文字,代表作有《新物理學的誕生》《科學中的革命》《本傑明·富蘭克林的實驗》。目錄
中文版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