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出擊-20世紀早期英國的科學普及 彼得.J. 鮑勒 978752361062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02
商品編號: 978752361062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主動出擊-20世紀早期英國的科學普及
ISBN:9787523610626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彼得.J. 鮑勒
頁數:3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439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科普是小兒科,只有科學邊緣人才會從事?錯!科學家也可以是科普的主力。探索科學與公眾交流的另一種模式。 重現英國早期科普的黃金時代,看科學家群體如何躬身下場,與公眾雙向奔赴,凝聚社會的科學共識。

內容簡介

人們往往以為,自1900年初科研成為一門專門的職業,科學家就集體退出了公眾輿論場,將科普領域留給科普作家施展。本書則打破了這種刻板印象,指出在英國,曾有一個科學家並不高冷、親身下場宣傳的早期科普黃金時代。 作者廣泛調查了190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的圖書、雜誌和報紙,發現科學家在專業和大眾類讀物上均極為活躍。這源於當時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科普市場,其受眾是一個未能接受高等教育、但求知慾旺盛的階層。科學家們從事科普工作有利可圖,且在科學界也不會受到同行的排斥。但自20世紀50年代起,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這種科學家與公眾的「雙向奔赴」日漸消失,專業科學作家成為科學傳播的主體。 英國科普的發展歷史,揭示了科學傳播的另一種模式,它有助於促成科學與公眾的更緊密互動。

作者簡介

王大鵬,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第九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佳作獎得主,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家與媒體關係、科學傳播、國外科學傳播理論與實踐、新媒體科學傳播、科幻等;承擔各類科研項目數十項;在《中國科學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等主流媒體發表評論文章百余篇;在各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翻譯出版科普研究理論專著多部。

目錄

第1章 引言:科學家、專家和公眾
被孤立的職業之迷思
普及的層次
第一部分 大眾科學的話題和主題
第2章 科學的對立意識形態
科學和探索
科學和宗教
應用科學
顛覆性科學
第3章 大圖景
原子物理學
宇宙學
相對論
進化與新生物學
人類起源與人的本性
唯物主義與醫學
第4章 適合所有人的實用知識
科學和工業
電力和無線電
觀星活動
觀察自然
第二部分 出版商和他們的出版物
第5章 製造受眾
識別趨勢
對教育的需求
出版商的反應
出版商和作者
第6章 重大議題的暢銷書
推廣新宇宙學
辯論新生物學
科學為人民
第7章 出版社的系列圖書
給嚴肅讀者的科學
反對當權派
青少年科學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
20世紀20年代
20世紀30年代
第8章 百科與連載
百科全書
連載
哈欽森出版社
聯合出版社
第9章 大眾科學雜誌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雜誌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歲月
特殊興趣雜誌
第10章 面向大眾的科學
高雅雜誌
通俗雜誌
報紙中的科學
科學記者
廣播中的科學
第三部分 作者
第11章 大人物
作為明星的科學家
朱利安·赫胥黎
J B S 霍爾丹
亞瑟·基思
J 亞瑟·湯姆森
第12章 科學家和其他專家
傳記調查
科學家
財務因素
專家
第13章 20世紀50年代及其後
利用傳統媒體
新技術和新媒體
呈現的問題:誰為科學寫作?
附錄:傳記登記簿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