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末日松茸》作者羅安清、《看不見的森林》作者戴維·哈斯凱爾等環境人類學大家傾情推薦。 和人類學家一起,踏上尋找夏威夷蝸牛的追蹤之旅,揭秘一個不為人知的、更安靜的系統性滅絕故事。 一個蝸牛物種的消失對它們意味著什麼?對我們又意味著什麼?全球化、殖民化、軍事化、氣候變化物種滅絕是一種持續性的解構,正在以無數種方式波及全世界。內容簡介
2019年1月1日凌晨,喬治「去世」了。 喬治是一隻夏威夷金頂樹蝸牛,隨著這隻小蝸牛一起消失的,還有夏威夷金頂樹蝸牛這一物種。作為2019年的第一個滅絕者,喬治登上了美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頭條新聞,它的死亡似乎讓物種滅絕變得可關聯、可定位、可敘述。 事實上,一個多世紀以來,夏威夷蝸牛一直在大規模消失,但它們似乎總是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在我們周圍,一個更安靜的系統性滅絕過程正在無情地進行著。 物種滅絕不是一個瞬間,而是一個複雜且漫長的過程。本書將展示,夏威夷蝸牛的消失如何與全球化、殖民化、軍事化、氣候變化交織在一起;本書也將說明,物種滅絕是一個持續性的解構過程,各種關係、聯結將在這一過程中被摧毀並重塑。作者簡介
托姆·凡·多倫 悉尼大學環境人文學科教授兼悉尼環境研究所副所長。他是一位田野哲學家和作家,研究重點是物種滅絕和保護。目錄
導言 探尋者:尋找蝸牛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