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對於兩個自然溝通方式截然不同的物種來說,讀懂彼此的情緒是一個棘手的挑戰。然而從獨居的北非野貓到與人類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家貓,貓這一神奇的物種成功完成了這一挑戰,令人驚訝地學會了「與人類相互理解」。家貓會用喵喵叫、豎起尾巴、轉動耳朵和蹭擦行為來表達自己的願望,甚至可以用目光來與人類交流,它們對人類的了解,遠遠超過人類對它們的想象。 家貓的不同行為都分別代表了什麼含義?貓也有不同的性格類型嗎?「CAT最佳互動守則」怎樣有效提高人貓互動質量?英國家貓行為學專家莎拉·布朗,對身邊處於不同社會環境的貓群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跟蹤研究,她以風趣的語言,為我們「解密」了家貓的行為模式,找出供人貓之間穩定溝通的「交流語言」。作者簡介
許可欣,執業獸醫師,曾任國家動物博物館展覽與設計部設計主管,優秀科普講師。資深的動物園愛好者,熱愛動物生態攝像和動物科普繪畫。2023年在「中國國家地理X國家動物博物館」聯合科學考察系列活動中帶隊新加坡科學考察探索營。多次參与央視《科學動物園》、北京衛視《文化傳承者之傳承少年》等科普節目的錄製。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