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雙碳」情景與路徑 汪軍 張奕欣 978711230426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11230426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城市「雙碳」情景與路徑
ISBN:9787112304264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著編譯者:汪軍 張奕欣
頁數:21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361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城市的「雙碳」為主題,首先提出了要在相對統一的框架和標準內討論城市的「碳達峰」和「碳中和」問題,這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意義重大。中央曾多次強調不搞「碳衝鋒」,也不搞運動式「減碳」。在2022年的兩會期間,提出了「實現碳達峰,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夠未立先破」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國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過程中要加強頂層設計。本書深入剖析了城市碳排放系統,構建了城市碳排放情景模擬系統,以預測城市在碳達峰與碳中和過程中的社會經濟狀況,土地利用及空間結構變化。此舉不僅拓寬了城市碳排放研究的視野,將空間要素納入考量還通過時空場景模擬,實現了對城市「雙碳」情景的科學預判,為城市選擇不同的發展路徑提供了科學依據。

作者簡介

汪軍,博士,國家註冊城市規劃師,現任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清潔動力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中國智慧低碳城市發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綠色低碳設計、城市可持續規劃、城市規劃實施評估。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首批新文科改革項目、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科學研究項目、上海市設計學高峰學科建設項目、中國科學院青年交叉基金等科研項目。主持西寧市城市低碳發展專題研究、蚌埠市城市總體規劃低碳發展專題研究、昆明市環滇池生態控規研究、滇池西岸地區生態管控研究、北京市中心城區碳達峰研究、官莊智慧低碳新城戰略研究等規劃實踐項目。

目錄


前言
第1章 關於「碳達峰」與「碳中和」
1 1 關於碳排放的幾個重要概念
1 2 低碳城市規劃
第2章 全球各國的「雙碳」行動
2 1 全球氣候變化與碳排放
2 2 全球減排行動
2 3 各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
2 4 中國的「雙碳」目標和政策
第3章 基礎理論與國內外研究動態
3 1 基礎理論
3 2 國外研究動態
3 3 國內研究動態
3 4 國內外研究啟示
第4章 全球「碳達峰」國家特徵研究
4 1 已達峰國家概況
4 2 已達峰國家特徵分析
4 3 碳達峰國家基本特徵總結
第5章 全球典型國家低碳發展舉措與特點
5 1 德國——健全的能源法規體系
5 2 英國——可持續的低碳經濟
5 3 丹麥——國家導向的綠色能源
5 4 美國——碳交易與綠色認證
5 5 日本——低碳社會引領能源轉型
第6章 「雙碳」城市案例研究
6 1 倫敦——最綠色全球城市的目標願景
6 2 哥本哈根——世界上最接近碳中和的城市之一
6 3 巴黎——對於氣候變化的全方位適應性舉措
6 4 東京——環境友好的零排放戰略
6 5 紐約——邁向碳中和的紐約之路
6 6 國外城市減碳戰略的啟示
第7章 碳排放核算方法解析
7 1 IPCC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指南
7 2 城市溫室氣體核算國際標準
7 3 其他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指南
第8章 城市碳排放核算模型構建
8 1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2 城市碳排放系統動力學模型構建
第9章 城市發展多要素趨勢模擬
9 1 研究區域與數據來源
9 2 城市碳排放的趨勢模擬
第10章 「碳達峰」目標下城市碳排放情景
10 1 城市碳排放對照情景方案設定
10 2 城市碳排放系統基礎情景模擬與分析
10 3 城市碳排放綜合調控情景模擬及峰值預測
第11章 「碳達峰」目標下城市空問發展情景
11 1 上海市空間特徵變化分析
11 2 上海市空間演變模擬模型構建
11 3 基於CA-Markov模型的上海市2030年空間多情景預測
第12章 「碳中和」目標下城市空間發展情景
12 1 發展情景設定
12 2 土地利用數量結構預測
12 3 土地利用空問分佈預測
第13章 城市碳排放的時空校核
13 1 城市空間碳排放測算方法
13 2 上海市碳源/碳匯用地排放測算
13 3 碳達峰情景上海市空間碳排放測算結果
13 4 空間碳排放與碳排放趨勢模擬的對比校核
13 5 對碳中和情景的參考意義
第14章 「雙碳」目標下城市面臨的挑戰
14 1 經濟增長與碳減排難以脫鉤
14 2 能源結構調整進程不一
14 3 能源使用效率差別顯著
14 4 產業結構存在差異
14 5 建設用地需求旺盛
14 6 生態空間保護與開發矛盾突出
第15章 建立城市「雙碳」實施與監測機制
15 1 實施與監測機制框架
15 2 工作基礎——明確碳排放核算清單
15 3 設定目標——分階段、分類型制定目標
15 4 模擬模擬——「雙碳」情景模擬
15 5 策略行動——專項領域低碳政策
15 6 監測評估——建立監測與評估體系
第16章 城市各系統低碳發展策略
16 1 城市空間低碳策略——「碳源」與「碳匯」用地有機結合
16 2 城市能源低碳策略——建立區域能源系統
16 3 城市交通低碳策略——分散式交通系統
16 4 城市水務低碳策略——城市中水系統
16 5 城市垃圾處理低碳策略——分散式垃圾處理系統
附錄: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各城市數據和計算公式(部分)
參考資料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