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岳奎,男,1980年生,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華中科技大學黨建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分中心常務副主任、湖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研究院院長。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第五批),湖北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培養計劃人才(第六批)。現為湖北省高校青年研究會會長、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理事、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理事、湖北省中共黨史學會常務理事、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黨建研究會、武漢市黨建研究會特邀專家,中共湖北省委講師團、武漢市委講師團特聘教授。湖北省督學(第八屆)。長期致力於中共黨史黨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近年來,主持國家、湖北省社科項目22項,湖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項。在《中國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100餘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出版著作多部,多篇諮詢建議或被黨和國家領導人批示或被”新華內參”“人民日報內參”及黨和政府有關部門採納。參與湖北衛視錄製的《改變中國的真理力量》點擊率超過4 5億人次。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南水北調精神的生成
第一節 南水北調精神發源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 傳承古今治水文化
二、 浸潤楚風漢韻的文化傳統
三、 深植華夏文明的深邃哲思
第二節 南水北調精神植根於中國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一、 社會主義偉大建設是南水北調精神形成的實踐基礎
二、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南水北調精神生成引領了方向
三、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南水北調精神生成提供了滋養
第三節 南水北調精神孕育于南水北調工程偉大壯舉
一、 奠定了南水北調精神的集體主義
二、 凝結了南水北調精神的鮮明特質
三、 注入了南水北調精神的現代理念
第二章 南水北調精神的研究
第一節 南水北調精神研究的脈絡梳理
一、 研究的整體成果
二、 研究的主要脈絡
第二節 南水北調精神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 南水北調精神的內涵提煉
二、 南水北調精神的價值闡述
三、 南水北調精神的性質探討
四、 南水北調精神的文化淵源分析
五、 南水北調精神的傳播途徑探討
第三節 南水北調精神研究的基本特徵
一、 內容相對集中
二、 要義看法趨同
三、 呈現地域特徵
四、 主體日漸豐富
第四節 南水北調精神研究的辯思展望
一、 克服南水北調精神研究的地方本位
二、 厘清南水北調精神概念的屬種關係
三、 強化南水北調精神內涵的提煉方法
第三章 南水北調精神的內容
第一節 艱苦奮鬥
一、 調研考察不畏艱辛
二、 工程建設攻堅克難
三、 移民工作嘔心瀝血
第二節 舍家為國
一、 移民群眾心懷大局
二、 移民幹部為民奉獻
三、 建設工人勇挑重擔
第三節 精益求精
一、 工程規劃進行反復論證
二、 工程管理要求科學有效
三、 工程施工追求質量為先
四、 工程效益力求合理多樣
第四節 和諧共生
一、 污水治理保護潔淨水源
二、 生態廊道打造美麗工程
三、 農業轉型踐行綠色發展
第四章 南水北調精神的價值
第一節 構築中國精神豐富內容
一、 中國精神的基本內涵
二、 南水北調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當代體現
三、 弘揚南水北調精神利於構築中國精神的豐富內容
第二節 厚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二、 南水北調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詮釋
三、 弘揚南水北調精神利於厚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三節 助推美麗中國建設
一、 美麗中國的基本概念
二、 南水北調工程是美麗中國建設的現實樣板
三、 弘揚南水北調精神利於助推美麗中國建設
第四節 賦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內涵
二、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具體實踐
三、 弘揚南水北調精神利於賦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第五章 南水北調精神的踐行
第一節 水利工程建設中踐行南水北調精神
一、 水利工程建設中踐行南水北調精神的意義
二、 水利工程建設中踐行南水北調精神的邏輯依據
三、 水利工程建設中踐行南水北調精神的思路與途徑
第二節 現代公民培育中踐行南水北調精神
一、 現代公民培育中踐行南水北調精神的意義
二、 現代公民培育中踐行南水北調精神的邏輯依據
三、 現代公民培育中踐行南水北調精神的思路與途徑
第三節 全面從嚴治黨中踐行南水北調精神
一、 全面從嚴治黨中踐行南水北調精神的意義
二、 全面從嚴治黨中踐行南水北調精神的邏輯依據
三、 全面從嚴治黨中踐行南水北調精神的思路與途徑
第四節 生態文明建設中踐行南水北調精神
一、 生態文明建設中踐行南水北調精神的意義
二、 生態文明建設中踐行南水北調精神的邏輯依據
三、 生態文明建設中踐行南水北調精神的思路與途徑
結束語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