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為清前期經筵日講的《易經》教材,是皇帝及皇子學習儒家典籍的課本,康熙皇帝曾親自為本書作序。 本書以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加註標點,對較難的字詞進行了注音解釋,還註釋了不常見的人名、地名和典故,「解義」部分總結了漢宋以來諸位大儒的「註疏傳義」,又聯繫歷史事實,進行形象生動的說明,便於現代讀者閱讀。 本書作者牛鈕以學問淵博和政治才能著稱。張英為名相張廷玉之父,是歷史上著名的賢臣良相,也是史家公認的學者大儒。 《易經》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影響很大的國學經典之一,蘊含著修身齊家處事的智慧。現代人學習《易經》能夠了解古代哲學思想、社會觀念、思維模式和價值取向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延續。 《易經》中體現的辯證的思維模式,對於我們今天工作、學習、生活、修養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啟發意義。目錄
序:《周易》是什麼書(易瀟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