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儒家經典「四書」,包含了儒家對宇宙、社會、政治以至個人道德生活的整體理解和主張,是中國人精神世界和信仰世界的總闡述。其中,《大學》《中庸》這兩篇廁身《禮記》的文章被推崇而終至於單列,有其自身的邏輯。《大學》講「大人之學」,學「修齊治平」之道;《中庸》則重在闡釋道德主體性之建設。《大學》言人格之大,《中庸》言人性之中,這兩方面是人的主體性不可或缺不可戕殘的基本內涵,共同構成儒家思想中關於人的主體性的內容。內容簡介
儒家「四書」,是古代中國人精神世界和信仰世界的總闡述。其中,《大學》申「大人之學」,講修齊治平,是人格之學、成人成事之學;《中庸》重「君子之道」,講君子時中,是心性之學、道德人性之學。《大學》言人格之大,《中庸》言人性之中。這兩方面都是儒家思想中關於人的主體性不可或缺、不可戕殘的基本內涵。本書作者鮑鵬山,力辨版本,闡譯今文,條列註釋,窮究原義,領讀者深讀二書、精讀二書、品讀二書,再煥古典光彩,重申聖言深義。目錄
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