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庸》導讀 鮑鵬山 978710023463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09
商品編號: 978710023463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大學》《中庸》導讀
ISBN:978710023463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鮑鵬山
頁數:25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1342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儒家經典「四書」,包含了儒家對宇宙、社會、政治以至個人道德生活的整體理解和主張,是中國人精神世界和信仰世界的總闡述。其中,《大學》《中庸》這兩篇廁身《禮記》的文章被推崇而終至於單列,有其自身的邏輯。《大學》講「大人之學」,學「修齊治平」之道;《中庸》則重在闡釋道德主體性之建設。《大學》言人格之大,《中庸》言人性之中,這兩方面是人的主體性不可或缺不可戕殘的基本內涵,共同構成儒家思想中關於人的主體性的內容。

內容簡介

儒家「四書」,是古代中國人精神世界和信仰世界的總闡述。其中,《大學》申「大人之學」,講修齊治平,是人格之學、成人成事之學;《中庸》重「君子之道」,講君子時中,是心性之學、道德人性之學。《大學》言人格之大,《中庸》言人性之中。這兩方面都是儒家思想中關於人的主體性不可或缺、不可戕殘的基本內涵。本書作者鮑鵬山,力辨版本,闡譯今文,條列註釋,窮究原義,領讀者深讀二書、精讀二書、品讀二書,再煥古典光彩,重申聖言深義。

目錄

例言
導言
《大學》導讀
《大學》引
經一章
傳一章(釋明明德)
傳二章(釋新民)
傳三章(釋止於至善)
傳四章(釋本末)
傳五章(釋格物、致知之義)
傳六章(釋誠意)
傳七章(釋正心、修身)
傳八章(釋修身、齊家)
傳九章(釋齊家、治國)
傳十章(釋治國、平天下)
《中庸》導讀
《中庸》引
第一篇
1 0 (總綱一) 天命之謂性
1 1 仲尼曰中庸
1 2 子曰中庸其至
1 3 子曰道之不行
1 4 子曰道其不行
1 5 子曰舜其大知
1 6 子曰予知
1 7 子曰回之為人
1 8 子曰天下國家
1 9 子路問強
1 10 子曰素隱行怪
第二篇
2 0 (總綱二) 君子之道費而隱
2 1 子曰道不遠人
2 2 君子素其位而行
2 3 君子之道
2 4 子曰鬼神之為德
2 5 子曰舜其大孝
2 6 子曰無憂者
2 7 子曰武王周公
2 8 1 哀公問政
2 8 2 天下之達道五
2 8 3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
2 8 4 凡事豫則立
第三篇
3 0 (總綱三) 自誠明
3 1 唯天下至誠
3 2 其次致曲
3 3 至誠之道
3 4 誠者自成
3 5 故至誠無息
3 6 大哉
3 7 子曰愚
3 8 王天下有三重
3 9 仲尼祖述堯舜
3 10 唯天下至聖
3 11 唯天下至誠
3 12 《詩》曰
附錄
附錄一 《大學》《中庸》的編纂與成書(衣撫生)
附錄二 《大學》《中庸》字數統計明細
附錄三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