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中國養老服務體系的發展歷程是在當代中國社會轉型的框架內進行的一次現代轉型的過程。新中國養老服務體系先後經歷了四個歷史發展階段:「救濟型」養老服務體系階段(1949—1977年);「配套型」養老服務體系階段(1978—1998年);「補缺型」養老服務體系階段(1999—2010年);「適度普惠型」養老服務體系階段(2011—2016年)。 我國養老服務體系的變遷動力與轉型原因是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養老資源的發展以及養老需求的助推。新中國養老服務體系的現代轉型有兩個突出的階段即體系化階段和社會化階段。當前體系化階段逐步形成,然而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的社會化發展仍有較大空間。當代中國養老服務體系要實現現代轉型的遠期目標,其核心是發展理念的轉型,即從「差別化」享有養老服務階段發展到可以「均等化」享受養老服務階段;從清晰的區域發展「分野」階段發展到城鄉「統籌」共享發展成果的階段。作者簡介
陳愛如,曾用名陳愛儒,博士,安徽師範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主任、黨支部書記,副教授,社會工作師,社會學、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生導師,安徽師範大學首批學科後備人才;安徽師範大學社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掛職滁州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香港中文大學、南京大學訪問學者;發表出版學術論著40餘篇(部),主持研究課題40餘項,多篇研究報告被民政、人社和婦聯等部門採納;主要從事人口老齡化、社會治理及福利政策等領域研究。目錄
緒論